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18000

查看

15

回复
返回列表
楼主: ligg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1#
发表于 2012-7-7 16:28 | 只看该作者

李正先孫子介紹(二房簡介)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2#
发表于 2012-7-7 16:29 | 只看该作者

李金和子孫介紹

李金和子孫介紹

九世祖

李金和長子:

李從海一九零五乙已年二月一日醜時,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堰塘灣,一九七一辛亥年二月十九日 酉時歿於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埋葬于該社古佛山,有碑記。平生會打錢紙、找紮(裝飾佛門)手藝,一生務農,勤勞求生,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飽經艱辛。祖母王修富。

王修富一九零五乙已年十一月十日子時,出生於雲南省鎮雄縣林鳳鄉野牛塘。一九七二年五月七日,歿于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葬于該社古佛山。(與夫合棺)一生務農,勤勞賢慧,勤儉持家,忠厚老實,慈祥可親,以誠待人,飽經艱辛,兒孫滿堂。愛家、愛子孫如命,為此而勞苦一輩子。所生長子李正顏、次子李正榮。

十世祖

李從海長子:

     李正顏一九三零庚午年三月二十六日醜時,出生於四川省珙縣集義鄉六甲四合頭頂頭上,現住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一向務農,勤勞求生,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飽經艱辛,是黨的基層好幹部,在艱苦困難的年代,連任互助組長、基幹民兵、保管員和生產隊長, 積極帶領群眾苦幹農、林、牧、副業生產,大力進行農田基本建設;造了大片森林;曾帶領幹群先後成功興辦過麵條廠、磚瓦廠、打米廠,火紙廠,石灰廠,當時也為大家提供了方便,創了收。該員是本族王家鎮、珙泉鎮、巡場鎮、翠屏區和成都市所住族眾的原任族長,積極帶領族眾從事家族事務。為鞏固集體經濟帶了不少頭,吃了不少虧,作了不少奉獻,但卻兩袖清風;還為黨和國家、人民養育了一個市級好幹部——李發存同志。祖母鄧孝珍、梁正芬。

鄧孝珍一九二七丁卯年八月,出生於集義鄉五甲,一九四八年五月歿于徐家三社春天塝,葬于該社高塝,無嗣。

梁正芬一九三四甲戌年十一月三日辰時,出生於高縣定邊鄉柔九甲幹塝老房子,現住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一向務農,家庭主婦,當家、待媳有方,勤勞賢慧,勤儉持家,兒孫滿堂, 兒多母苦,愛家、愛子孫如命,為此而勞苦一輩子。所生長子李發存、二子李發前、三子李發明、四子李發均、五子李發全。長女李發瓊(李發瓊一九五五乙未年三月二十三日巳時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社春天塝,現住該鎮四合村二組,該員一向勤奮拼搏,治家有方,孝道較好,鄰裏和睦,教子嚴格,婚配陶熙貴。所生長子陶世均、次子陶世勇);二女李發聰(李發聰一九五九己亥年三月二十三日申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社春天塝,現住該縣珙泉鎮壩底村,該員一向勤奮拼搏,治家有方,孝道較好,鄰裏和睦。婚配戴存忠。生子戴四林,長女戴孝琴,二女戴二妹);三女李發芹(李發芹一九六三癸卯年三月九日子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於此。該員一向勤奮拼搏,治家有方,孝道較好,書教得好,多次獲獎,受到領導、家長好評。婚配張成遠,福勝小學校長。 夫妻都是公辦教師,生子張端碧已參軍。);四女李豔平(李豔萍一九七五乙卯年七月十六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該縣珙泉鎮壩底村,該員一向勤奮拼搏,治家有方,孝道較好,鄰裏和睦。婚配王國志,夫婦都在珙縣砱氨廠雲南晉寧分廠工作。生子王健、王順霄兩弟兄。)

十一世祖

李正顏長子:

李發存一九五三癸巳年四月六日戌時,出生於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春天塝,現住宜賓市翠屏區南岸街道辦事處宜都花園社區。現任四川省宜賓臨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政協宜賓市副主席。曾任珙縣計生委主任,巡場鎮黨委書記、鎮長,長寧縣縣委書記、縣長,中共宜賓市委統戰部部長,宜賓市工商聯黨組書記。 退伍軍人,研究生文化程度,曾多次榮獲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公務員稱號並獲獎。曾榮幸的與原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同志攜手合影。祖母王文翠。

王文翠一九五四甲午年十二月初一日子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福勝村五隊皮紙廠,現住宜賓市翠屏區南岸街道辦事處宜都花園社區,在宜賓市翠屏區工商局工作,曾在珙縣王家鎮任過副鎮長,在珙縣工商局工作過,該員一向積極肯幹,全心全意投入黨地工作,在家中孝道很好。曾多次榮獲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公務員稱號並獲獎。所生一子李樹幟。

十二世祖

李發存之子:

李樹幟(又名李  健),大學文化程度,一九八一辛酉年九月四日(“十.一”國慶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鄉衛生院,現住成都市青羊區金沙街道辦事處蜀風花園城,工作於成都市建築工程集團公司專案部,任經理職務,該員一向朝氣蓬勃,學習上進,工作積極,踏實肯幹,有事業心。祖母黃曉豔。

黃曉豔一九八四甲子年九月十六日,出生於江安縣怡樂鎮建設村芙煙林社,現住成都市青羊區金沙街道辦事處蜀風花園城,成都市拆遷辦工作。該員一向天真活潑,禮貌待人,學習進步,事業心強,工作積極肯幹。受到領導地表揚,同事地好評。

十一世祖

李正顏二子:

李發乾一九五七丁酉年三月二十二日酉時,出生於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春天塝,現住徐家三社堰塘灣,本人醫生,徐家三社社長,曾為集體利益奔走,安裝自來水,硬化大小三條堰溝,打通水泥便道,為徐家三社全體村民,二、四社部分村民造福,受到大家一致好評。祖母古玉聰。

古玉聰一九六二壬寅年九月二十四日已時,出生於珙縣三河公社白花村四社 口上,現住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該員一向勤於勞動,勤儉持家,鄰裏和睦,治家有方。所生一子李青松,長女李曉洪(李曉洪一九八四甲子年五月二十四日已時,出生於珙縣徐家三社堰塘灣,現住該鎮長埂四社,婚配王宗彬,夫妻都是人民教師,教書一貫認真,深受學生與家長歡迎。所生一子王梟逸);次女李  麗(李  麗一九八六丙寅年四月十八日,出生於珙縣徐家三社堰塘灣,該員一向努力學習,禮貌待人,學習進步,宜賓大專在讀。)



十二世祖

李發前之子:

李青松一九九三癸酉年五月十日亥時,出生於筠連縣自由鄉春景村魚井社幹塝,現住徐家三社堰塘灣。該員天真活潑,幼稚可愛,宜賓職高在讀。

十一世祖

李正顏三子:

李發明一九六五乙巳年六月二十八日醜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于此,曾任農電管理員,因參與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從高空落下而致使足頸受過傷。任過生產隊長等職,現是道士、掌壇師,可做一晝二宵、三晝宵等大道場。帶徒弟多人。該員一向聰明,有能力,以誠待人,勤奮勞動,熱愛家族公益事務,先後兩次參與搞族譜。祖母羅紹琴。

羅紹琴一九六五乙巳年七月五日戌時,出生於珙縣三河公社白花一社梅家壩,該員一向家庭主婦,活潑開朗,勤勞善良,以誠待人,鄰裏和睦。所生一子李  靖,掌珠李艾蓮(李艾蓮一九九七丁醜年六月十六日申時,出生於珙縣王家鄉衛生院,該員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熱愛勞動,用心學習,積極向上,初中在讀。)

十二世祖

李發明之子:

李  靖一九八七丁卯年十二月初三日醜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於此,該員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熱愛勞動,用心幹事,好交朋接友 ,初中文化,現從事理髮。

十一世祖

李正顏四子:

李發均一九六八戊申年五月十六日申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於此。現是道士,該員一向務農,苦幹實幹,勤勞求生,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肯幫助人,鄰裏和睦,治家有方,孝道可以。祖母胡祖蓮。

胡祖蓮一九六七丁未年十一月十七日午時,出生於雲南省威信縣長安區安樂鄉中壩村下組,現住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該員一向苦幹實幹,勤勞求生,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肯幫助人,鄰裏和睦,治家有方,孝道較好。所生長女李  秋(李  秋一九九一辛未年七月十八日醜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社,現在 安徽大專在讀);二女李  霜(李  霜一九九二壬申年十月八日申時,出生於雲南省威信縣長安區安樂鄉中壩村下組龍洞灣,現住於此。已考人四川省珙縣巡場職高就讀。該員一向積極上進,學習用功;三女李  旭(李  旭一九九五乙亥年十月初九日卯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社,現住於此。已考人四川省珙縣巡場職高就讀, 該員一向積極上進,學習用功,成績較好;四女李慶茜(李慶茜二零零三癸未年十月初三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徐家三社堰塘灣,現住於此。小學在讀,該員一向積極上進,學習用功,天真活潑,幼稚可愛。)

十一世祖

李正顏五子:

李發全一九七零庚戌年八月四日戌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堰塘灣,現住該縣巡場鞍子村。退伍軍人,一向打工,品嘗到酸甜苦辣。祖母楊  麗。

楊  麗一九七五乙卯年九月二十二日卯時,出生於珙縣巡場鞍子村, 現住於此。女兒李冰潔(李冰潔一九九六丙子年八月二十四日五點十分,出生於珙縣巡場鎮濱河路23號,現住珙縣巡場鞍子村,中學在讀)。

十世祖

李從海次子:

1、    李正榮一九四二壬午年冬月初六日,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春天塝。原住珙縣王家鎮徐家村三社,戶口在珙縣王家鎮花田社區,現住珙縣巡場鎮景苑路五十五號芙蓉小區,曾當過生產隊會記五年,當兵六年,教書三十二年,已退休,曾是《宜賓日報》優秀通訊員,現被聘為中共珙縣縣委黨史和地方誌研究員,愛好寫詩撰文投稿。曾在縣、市和國家級報刊上發表作品百多篇。該員一向勤奮拼搏,分秒必爭,敢於吃苦,毅力堅強,苦幹實幹,勤勞求生, 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飽經艱辛。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國防事業和新聞事業,在困難時期為鞏固集體經濟貢獻過青春年華,六十年代中期,在雲南西盟山參加過消滅蔣殘匪的戰鬥,接過一次新兵,任過連隊文書、通訊員、新聞報道員和步話機員之職。熱愛家族公益事務,曾一次積極與李發明共同主編李正先公王家鎮支系族譜,兩次參與編寫李正先公上、下房族譜,在經濟上、精神上和時間上吃了不少虧,都有太多的奉獻。由學校跨入社會五十年來,評上過多次先進、優秀,受過多種獎勵。 吃盡酸甜苦辣。品夠人間冷暖, 但卻無濟於事。同時,也初步領略到奮鬥之後成功地喜悅;苦澀之後的甘甜;艱辛之後的幸福。一致感悟:生活,沒有平坦的路可走!祖母胡純彩。

胡純彩一九四九己醜年五月七日,出生於雲南省威信縣長安區安樂鄉中壩村蔴地灣,現住珙縣巡場鎮景苑路五十五號芙蓉小區。該員一向勤奮勞動,勤儉持家,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鄰裏和睦。與夫攜手,共同撐起一個小家,走過風風雨雨:涉過淺灘大河, 築起個溫馨的窩!所生一子李  康 ,長女 李  先(李  先一九七二壬子年十月二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大園子,現住珙縣巡場鎮中心路巡場人家小區,在珙縣白皎中學教英語,曾在王家鎮政府任過三年廣播員,在王家鎮中學任過教務主任。大學本科文化程度。該員一向勤奮拼搏,治家有方,孝道較好,書教得好,多次獲獎,受到領導、家長好評。婚配鄧林,林業公安員,國家公務員,女兒鄧恬恬);二女李  翠(李  翠一九七四甲寅年九月九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大園子,現住王家鎮四合村一社,曾教過八年書,該員一向勤奮勞動,勤儉持家,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鄰裏和睦。婚配戴茂先,兒子戴天哥);三女李  燕(李  燕一九七六丙辰年四月二十八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大園子,現住該縣巡場中學,在珙泉鎮壩底小學教中學英語,曾在洛表鎮中學工作多年,該員一向勤奮讀書,全心全意教書,以誠待人,鄰裏和睦。書教得好,多次獲獎,受到領導、家長好評。婚配向  波,珙縣恒豐鄉中心校會計。夫妻都是公辦教師,兒子向逸飛。)

十一世祖

李正榮之子:

李  康一九七三癸醜年十月十八日,出生于珙縣王家公社徐家三隊大園地,現住珙縣巡場鎮景苑路五十五號芙蓉小區,在拉法基裏安宜賓雙馬水泥廠工作,曾在縣交警隊工作過,高中文化程度,該員一向對工作認真負責,幹一行,愛一行,認真鑽研技術、業務,敢於吃苦,安心工作,受到領導、同志好評。祖母胡  利。

胡  利一九七五乙卯年二月十三日辰時,出生於長寧縣老翁鎮,現住珙縣巡場鎮景苑路五十五號芙蓉小區,在珙縣申宇木業當過磅員,曾在雙虎家俬和移動公司工作過,該員一向鄰裏和睦,治家有方,對工作負責,幹一行,愛一行,認真鑽研技術、業務,受到領導、同志好評。所生一子李煥然。

十二世祖

李  康之子:

李煥然,二零零零庚辰年二月六日卯時,出生於巡場礦務局醫院,現住巡場鎮景苑路五十五號芙蓉小區,該員一向積極上進,學習用功,天真活潑,幼稚可愛,小學在讀。

李從高子孫介紹

九 世祖

李金和次子:

李從高一九零九己酉年二月十日,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杉木林,一九五九年十月十二日子時在王家公社長埂五隊秧田塝身故,葬於該處楠竹林頭(無碑),平生會打紙,找紮(裝飾佛門)、編斗笠帽手藝。該員一生生動樂觀,和藹可親, 勤勞求生,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飽經艱辛,鄰裏和睦。祖母楊萬珍。

楊萬珍一九一三癸醜年八月十八日戌時,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四甲高窩山,一九八零年六月七日戌時,歿于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葬於該社劉家壩楠竹林中,無碑。該員一生 性格開朗樂觀,身材高大魁梧,精神飽滿,勤勞賢慧,勤儉持家,慈祥可親, 飽經艱辛,兒孫滿堂,愛家、愛子孫如命,為此而勞苦一輩子,對國防事業有所貢獻, 她的三個兒子都 是退伍軍人。所生長子李正才、二子李正友、三子李正富、長女李正英(李正英一九三二壬申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柑子塝,婚嫁于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王發寬處,該員勤勞一生,兒孫滿堂。生二子四女。子:王南香、王南均,女:王南先、王南瓊、王南琴、王南容);二女李正先(李正先一九三四甲戌年十月十九日戌時,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秧田塝,婚配王家鎮白玉村一社王玉章處,生一子王朝崇,四女:王朝瓊、王朝惠、王朝秀、王朝連);三女李正秀(李正秀一九四一辛巳年三月六日巳時,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秧田塝,婚配王家鎮長埂村五社陶世仁處。所生一子陶用富,三女:陶用瓊、陶用蓮、陶用琴);四女李正蓮 (李正蓮一九五五乙未年十月十三日未時,出生于珙縣王家公社長埂五隊秧田塝,婚配長埂八社袁義富處,生一子袁興華、二女:袁興瓊  袁二妹)。

十 世祖

李崇高長子:

李正才一九四六丙戌年十月十九日戌時,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秧田塝,現住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退伍軍人、中共黨員,在部隊時是提幹對象,因本人家庭困難而謝絕。該員高大魁梧,英俊瀟灑,一向外交關係好,勤奮工作,奮發向上,敢於吃苦,勤勞求生,樂於助人,以誠待人,在部隊時曾在雲南思茅參與過軍管多年,參加過雲南西盟邊境消滅蔣殘匪的戰鬥,任過代理排長。參加工作以來,評上過多次先進、優秀,受過多種獎勵,該員是本族王家鎮、珙泉鎮、巡場鎮、翠屏區和成都市所住族眾的現任族長,積極帶領族眾從事家族事務。是縣工商局退休幹部,曾在縣經營站工作多年。祖母楊國鳳。

     楊國鳳一九五零庚寅年十二月十一日子時,出生於珙縣三河公社高窩山,現住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該員一向有經濟頭腦,苦幹實幹,勤勞求生,生產好手,以誠待人 ,鄰裏和睦,治家有方。所生一子李  林,長女李  琴(李  琴一九七三癸醜年六月十二日子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五隊秧田塝,現住該村五社,婚配沈義朋,兒子沈小龍,女兒沈川利);次女李  慶(李慶一九七五乙卯年三月八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村五隊秧田塝,現住珙縣上羅鎮合作村,婚配何良臣,所生女兒何其芬,兒子何其亮)。

十一世祖

李正才之子:

李  林一九七一辛亥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大隊五隊秧田塝,現住王家鎮花田社區希望路,大專文化、中共黨員,現任王家鎮花田社區黨支部書記,同時兼職王家鎮派出所協警員,先後任過洛表鎮農技站站長、洛表鎮計生辦主任,該員頗有能力,勤奮工作,奮發向上, 勤勞求生, 以誠待人,善辦實事,處事謹慎,取信於民,工作有條不紊,多次在市、縣獲獎,深受領導表揚和群眾好評。祖母王文菊。

王文菊一九六九己酉年九月二十二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福勝村五隊,現住王家鎮花田社區希望路。該員一向有經濟頭腦,苦幹實幹,勤勞求生,以誠待人,鄰裏和睦,治家有方,教子有法。所生長子李孟鍵、次子李孟壕、掌珠李旭嬌(李旭嬌一九九二壬申年三月二十九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住王家鎮花田社區希望路,現就讀於宜賓市一中高中)。

十二世祖

李   林長子:

      李孟鍵一九九零庚午年九月十七日子時,出生於廣東省河源縣增田鎮,住珙縣王家鎮花田社區希望路,現就讀於宜賓一中高中。

李  林次子:

      李孟壕一九九六丙子年二月六日申時,出生於珙縣洛亥鎮太和村,住王家鎮花田社區希望路,現就讀於珙縣珙中初中。





十世祖

李崇高二子:

      李正友一九四九己醜年一月二十四日醜時,出生於珙縣王家鄉長埂村五社秧田塝,現住珙縣珙泉鎮西勝社區德行街。退伍軍人,該員高大魁梧,身體強壯,性格開朗,樂觀生活,一向善於吃苦,積極工作,孝心具備,有較高的烹調手藝。祖母吳啓賢。

      吳啓賢一九五四甲午年一月十日酉時,出生於宜賓馬場嘴上,現住珙縣珙泉鎮西勝社區德行街。該員幹部家庭出身,珙縣飲食服務公司退休職工,一向工作積極,認真負責,有經濟頭腦,以誠待人,鄰裏和睦,性格開朗,樂觀生活 。所生一子李  闖,掌珠李  虹(李  虹一九七九己未年五月二十一日戌時,出生於珙縣人民醫院,現住都江堰,女兒馮秋玉。)

十 一世祖

李正友之子:

李  闖一九七七丁己年五月二十四日子時,出生於珙縣底洞區林業站,現住珙縣珙泉鎮西勝社區德行街。原配杜華麗,現離異。

    杜華麗一九七八戊午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珙縣三河公社柏楊村石樑子。所生掌珠李曉娟(李曉娟一九九八戊寅年十月十九日,出生於珙縣飲食服務公司樓上,現住珙縣珙泉鎮西勝社區德行街。,小學在讀)。

十世祖

李崇高三子:

李正富一九五一辛卯年十一月二日戌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五隊秧田塝,現住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該員高大魁梧,身體強壯,一向勤勞求生,是把生產好手,忠厚老實,以誠待人,鄰裏和睦,經歷過艱辛,有較高的造紙技術。對國防事業有所貢獻,該員和他兩個兒子都從過軍。祖母郭仁佑。

郭仁佑一九五三癸巳年四月二十一日辰時,出生於筠連縣自由公社春景大隊合江生產隊劉家壩,現住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該員一向苦幹實幹,勤勞發奮,勤儉持家,以誠待人 ,鄰裏和睦,治家有方。所生長子李  全、次子李 武。

十一世祖

李正富之長子:

     李  全一九七四甲寅年十二月三日,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大隊五隊秧田塝,退伍軍人,現住於此地。祖母陳懷芬。

     陳懷芬一九七四甲寅年十一月十七日戌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魚田村五社海子灣,現住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所生一子李江友、長女李旭晶(李旭晶一九九八戊寅年又五月十二日申時,出生於于珙縣王家鎮醫院,現住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小學在讀。)、次女李義鳳(李義鳳二零零五乙酉年二月初一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

     十二世祖

李  全之子:

     李江友二零零六丙戊年冬月初九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   

十一 世祖

李正富次子:

   李  武一九八一辛酉年八月十一日午時,出生於珙縣王家公社長埂五社秧田塝,退伍軍人,現住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祖母楊柳。

   楊  柳一九八七丁卯年冬月十五日,出生於珙縣三河公社柏楊村一社,現住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所生一子李  昂,掌珠李孟姣(李孟姣二零零八戊子年八月七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現住於此)。

李  武之子:

十二 世祖

李  昂二零零六丙戌年正月十六日,出生於珙縣王家鎮長埂村五社秧田塝坎上,現住於此。

九 世祖  

李金和之子:   

   李從平一九一三癸醜年七月,出生於珙縣集義鄉六甲堰塘灣,大限一九三零年六月十四日亡于珙縣王家鎮四合村頂頭上,歿後葬于王家鎮四合村頂頭上柏香林灣。

李金和之子:

李雲權一八九零庚寅年三月,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老五村三角田,一九一二年七月大限亡於筠連縣平寨老五村,葬地不詳。祖母張朝富,又嫁李雲富。

張朝富一八九一辛卯年三月出生於筠連縣平寨,李雲權、雲富妻,雲富一去不回,又嫁鎮州,一九八一年三月歿於鎮州。

李金和之子:

   李雲富一八九三癸巳年一月,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老五村三角田,後來遷住珙縣集義鄉六甲順山, 一次編帽子外出未歸,生死不知。祖母張朝富(原嫂)又嫁鎮州。

李朝楷二子:

李世成出生於嘉慶年間,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大田內,有碑為記。祖母姚  氏。

姚  氏祖母生死不詳,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大田內,有碑為記。所生長子李文通、次子李文達。

八世祖

李世成長子:

李文通

李光祿子孫介紹

九世祖

李文通之子:

李光祿出生於同治年間,死於民國初期葬於龍井二組黃桷塝大田內,無碑記,祖母黃  氏。

黃  氏出生於同治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初期,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大田內,無碑記。所生一子李富明。

十世祖

李光祿之子:

李富明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初期,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三組大田房子後邊,無碑記,祖母葬址不詳。所生長子李相周、次子李相舉。

十一世祖

李富明長子:

李相周出生於光緒末尾死於新中國一九五八年戊戌年,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三組下壪林中,無碑記,祖母代  氏。

代  氏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新中國一九六零年庚子年,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村三組下壪林中,無碑記。

十一世祖

李富明次子:

李相舉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新中國一九六零年庚子年,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三組瓜子埂,無碑記。祖母周良珍。

周良珍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新中國一九六零年庚子年,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三組大田邊。所生一子李國銀、長女李國珍(李國珍婚配筠連縣騰達鎮斯栗村三組曹電昌。生有一男三女)、二女李國翠(李國翠與珙縣孝兒保山鄉周學貴結婚生子)。

十二世祖

李相舉之子:

李國銀一九四六丙戌年臘月二十三日,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村三組大田邊,新中國一九六五年八月光榮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思茅軍分區警衛連戰士,被多次評為五好戰士,一九七零年退伍回家務農。祖母楊先菊。

楊先菊民國一九四八戌子年十月初五日出生於珙縣孝兒鎮下羅鄉回龍筠田封河邊老房子。所生長子李志權、長女李志兵(李志兵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三組大田邊辛亥年二月三日,婚配本村曹  勇。現在孝兒開六市做鐵貨生意,初中文化)、次女李鳳群(李鳳群一九七五乙卯年七月四日,出生於斯栗三組大田邊。初中文化,婚配本組曹力兵。現在孝兒做鐵貨生意)。

十三世祖

李國銀長子:

李志權一九八零庚申年五月二十七日,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斯栗村三組大田邊。

初中文化,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務工在外。

李光才子孫介紹

九世祖

李文通二子:

李光才(字言發)生於光緒年間,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二組大田內。祖母曹  氏。

曹  氏出生於光緒年間,亡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大田內。所生一子李富順。

十世祖

李光才之子:

李富順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年間,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祖母黃  氏。

黃  氏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年間,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所生長子李相和(無嗣)、次子李相久。

十一世祖

李富順之子:

李相久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年間,歿後葬於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二組橫桷榜大田內。祖母劉世珍。

劉世珍出生於光緒年間,大限亡於民國年間,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春風村。葬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長田組。所生一子李國艮。

十二世祖

李相久之子:

李國艮民國一九三一辛未年四月十二日亡於甲申年,葬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鯉魚包。祖母趙國珍。

趙國珍出生於一九三七丁醜年,大限亡於辛未葬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茶葉壪坎上。所生長子李友軍、次子李志方、長女李友香(李友香出生於乙未五月二十八日。婚配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幹岩子劉建高)、次女李友群(李友群出生於丙午一月二十五日婚配本地劉孝前)。

十三世祖

李國艮长子:

李友軍(志字派)一九五八戊戌三月十七日,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茶葉壪坎上,初中文化,從事木工,現住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茶葉壪坎上。祖母江祖鳳。

江祖鳳新中國一九六零庚子年三月十四日,出生於筠連縣巡司鎮石板灘,現住同上。所生一子李邦華、長女李邦容(李幫容乙丑茶葉坎上與山東州平縣久村鄉陳家村陳收結婚生子)、次女李強邦(李強邦甲戌年三月十九申時茶葉塝坎上)。

十四世祖

李友軍之子:

李邦華一九八九已巳,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茶葉壪坎上七月一日。初中文化。

李國艮次子:

李志方一九七四甲寅八月四日,出生於筠連縣騰達鎮大地鄉海燈村新灘組茶葉塝坎上,初中文化,現住大地茶葉塝上。祖母蘇學豔。

蘇學豔一九七四甲寅五月六日,出生於筠連縣人民街張氏祠。所生長女李  英(李  英生於丙子七月二十五日茶葉塝坎上)。二女李  兵(李  兵出生於戌寅十月八日)。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3#
发表于 2012-7-7 16:30 | 只看该作者

李光宗子孫介紹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4#
发表于 2012-7-7 16:31 | 只看该作者

李氏家谱宜宾筠连支谱待续

第三章

1李氏支系歷代名人錄

李耳:河南鹿邑人氏,又名(聃),為周守藏史;曾得孔子舉贊問禮。後棲函關。著有《道德經》、《下五千言》《老子》等作。

李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西元前(二五六年——二五一年)年被秦昭王委任“蜀郡守”;從而在川西土地上展示了他的智慧與才華,父子(李二郎)齊心,在前人治水的基礎上,發展科學治水;修建“都江堰”、鑿平青衣江、穿雙流、治導什邡的洛水和邛崍縣汶井江等。以“都江堰”聞名於世,為川西的發展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被稱為“陸海”。

李牧:戰國末年趙國良將,深譜用兵之道,曾先後擊敗:東胡、林胡、匈奴,樹立了赫赫軍威,使之十餘年不敢犯境;後又大破秦軍而被封為“武安

侯”。

李斯:秦國政治家;楚國上蔡人氏,戰國末期入秦,為呂不韋舍人,後被秦始皇任為客卿,不久升為廷尉。提出了對六國採取個國擊破的戰略,為秦朝統一六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李廣:甘肅省泰安人,為西漢名將,以驍勇善戰聞名於世,雅號“飛將軍”,為後世之所仰慕;曾先後仕“文”、“景”、“武”三帝。因失道被責,由於性情剛烈,而

自殺身亡。

李敢:李廣之子,為漢朝教尉,歷任關內侯,子承父職,代為郎中令。

李皓:甘肅省泰安人,(三五一年——四一七年)通經義,精兵法;據秦涼二州,為甯朔將軍,稱藩為化涼段業,據敦煌、酒泉,稱為“涼公”;為西涼的政權的開國皇帝,在位十七餘年。

李春:隋朝工匠曾于開皇(五九零年——六零八年)大業年間,修建了世界著名的“趙州橋”。該橋修建在河北趙縣城南洨河上,是中國現存古老的大石拱橋,以他巧妙的構思和工藝;為祖國的橋樑事業做出了無可比擬的貢

                                                                                                 獻。

李淵:甘肅省泰安人,(五六六年——六三五年)先在隋朝為官,襲封唐公,為太原留守;後起兵山西晉陽,西取長安,推翻隋朝,建立大唐基業,為唐朝開國皇帝。廟號(唐高祖)。

李百藥:唐初史學家,隋末出生河北(其父李德林,任隋內史令,預修國史,撰《齊書》)。百藥在隋末任建安郡丞,入唐後歷任中書舍人、散騎常伺。貞觀元年奉詔撰《北齊書》。

李膺:東漢穎川襄城(今河南)人,字元禮,桓帝時為司隸校尉。靈帝時被封為“長樂少府”。

李延壽:唐初史學家,河南安陽 人,任崇賢館學士、符璽郎兼修國史;子承父(李太師)志,整理南北八朝史事,

                                                        歷經十六年,彙編成《南史》、《北史》兩部力作。         

李世民:甘肅省泰安人,(五九九年——六四九年),高祖次子,隋朝末年輔佐高祖起兵,屢立戰功,承嗣太子之位,後繼位於長安,在位二十三年。得賢臣魏貞輔佐,創立了歷史上的興盛時期《貞觀之治》。廟號(唐太宗)。

李白:唐代詩人,隴西成紀人氏;幼年隨父徙居四川江油縣(今江油市)青蓮鄉。少年時才華橫溢,博學多才,吟詩作賦,詩酒為家,博得“詩仙”美譽。唐玄宗時應詔赴京,供奉翰林。在詩篇世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李邕:唐代書法家,揚州江都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

李真:唐代畫家。猶善人物肖像畫;于唐德宗時期在長安招福寺庫院壁上畫《鬼母子》畫;唐安寺、資聖寺也有他

的壁畫及絹畫菩薩;至今流傳於世。

李紳:唐代詩人,江蘇人氏。唐武宗時拜相,出任淮南節度使。

李隆基:睿宗三子,因平定韋氏作亂,而繼位。在位四十三年,因晚年寵倖楊貴妃(楊玉環),而忽略朝政,造成安、

史之亂。成為歷史上又一個不要江山要美人的覆朝皇帝。

李商隱:晚唐詩人,河南沁陽人,曆職幕府和下官。與杜牧齊名,並稱晚唐“李杜”。

李成:五代末,宋初畫家、祖籍長安、後遷居山東;他飽讀經史、通琴善弈,猶專於畫。他筆式犀利、墨法精准、惟妙惟肖,好用淡墨、惜墨如金;畫山石若雲動、這種畫法被後世譽為“卷雲皴”。

李唐:南宋畫家,河南孟縣人。宋徽宗時入畫院;後隨高宗南渡,以成忠郎禦任畫院詩詔。其畫風為多人師法,開創了南宋的一代畫派;對後世畫作的發展起到了頗為巨大的影響。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她是婉約派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上的著名女詞人。

李昉:北宋文學家,河北人。歷任後漢、後周、入宋,官至右僕射、中書伺郎平章事。主編《太平禦覽》、《文苑英華》,在保存古代文獻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李綱:福建省邵武人氏,(一零八三年——一一四零年)      進士,宋代大臣,北宋末年任太常少卿;靖康元年,任親征營使,率部擊退金兵;宋高宗時司“宰相”一職。李時珍:明代傑出的醫學家,湖北嶄春人。祖輩世代行醫,他繼承家學、研究創新、借鑒試驗、收集整理,歷經二十七寒載,撰著了《本草綱目》一書;為後世的醫學發展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家訓



  據明朝李善長在其李氏家譜序言中記載:《李氏宗族自顓頊起,始於君而繼於相,兩漢皆相,唐則複君,宋先後為相,其善得業,而名當世者,不可計較其數矣!前者既以代興,後者何難?》很明顯,李氏家族能夠顯貴千年,與興其族風有著密切的關係。

下列家訓十六條

“敦”孝弟以重人倫,“篤”宗族以昭雍睦;“和”鄉親以息爭訟,“重”農桑以足衣食;

“尚”節儉以惜財用,“隆”學校以端士習;“點”異端以崇正學,“講”法律以征愚頑;

“明”禮讓以厚風俗,“務”本業以定民志;“訓”子弟以禁非為,“息”誣告以全善良;

“誡”匿逃以免連株,“完”銀糧以省催科;“聯”鄰居以緝盜賊,“解”仇忿以重身命。

(一)敬祖先

祖先是人的根本,根本固則枝葉茂;根本不培、難榮枝葉。祖有遠近之分、近代祖先,近代人則敬之,遠代則不知敬,豈知無遠代之祖,近代之祖從何而出!因近代為吾之祖先,遠代更為近代祖先之祖先,我們不敬遠祖而近代祖先心也難安;因此,必報本中本,追遠更慎終,方可言敬。敬祖必按時祭掃,修其墳塚為先祖之仙骨所棲,久遠頹壞不修,必被他人所毀;我族人切不可輕而視之。

(二)孝父母

人子為父母所生養,教育其恩知天地。粉身難報、孝敬父母為天經地義,切不可失養失敬、違背天倫。“天大地大、不如父母恩情大,海深書深、不及父母恩情深”。凡我族人、奉行孝道、銘記於心。切不可“失養失敬,以乖天倫”。

(三)和兄弟

  至親莫如兄弟,兄弟乃同胞共乳之人;同室而居、同枕而眠、如手似足。凡者每每重其朋友、戀妻室;而于兄弟反而參間、而不知手足難得;凡我族人、切不可因爭財奪產而傷其手足骨肉親情、牢記“手足情深”。

(四)教子孫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學,子之錯”。子孫不必都聰明俊秀才可讀書、雖愚也不可不讀詩書、聰明的固然可望成才、愚者讀書不至屬於下流,切忌“笨鳥先飛”的名言。學者不成、可令其耕耘經商,尤戒奢淫浪蕩。讓子孫牢      記: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五)睦宗族

宗族,吾身之親,千枝共本、萬脈同源、始出一祖,不睦宗親、不念先祖,則性如禽獸。凡吾族眾切不可相欺

殘,以傷元氣。

(六)和親鄰

凡新舊親戚、勿論貧富,皆當往來有禮、相親相愛不可遺忘;至於鄰裏、同居共處,則應和氣一團,切不可彼此生口角而成後患。“相與鄰裏好,猶如撿便寶”。



(七)守國法

居家之道、為善最樂,保身之策、安分為先。國家法律尊嚴、無非禁民為非,導民為善,合乎天理人情、道德常夫之至。人能准情度理、自不作奸犯科。苟視法典為兒戲、將一墮法網之中,輕則辱身敗名、重者破家隕命;上以貽憂于父母、下以遺累于妻子;所以君子懷德、德必出於君子。凡吾族人皆應遵紀守法、安分做人。切勿“一失足成千古恨“。

(八)勤力作

人生衣食豈從天降?全憑人力營作中來、男女勤勞、各當盡力。雖一歲所入、公私輸用而外、所剩無幾、而日積月累、自至身家豐裕、子孫世守、利賴無窮。一有遊惰、則貧乏繼之,凡執藝行業俱以勤力為本、方無饑寒。切記“有藝不孤身”。

(九)務農業

國以家為本、民以食為天,無農不穩。農為衣食之必資,上可供父母、下可養子孫,所以為生存之本。如不勤耕力作、必致田疇荒蕪。凡吾族人切不可偷安懶惰、以致身遭饑寒。牢記“大富貴由命、小富貴由勤”。

(十)去奢侈

淫侈之費甚至天災。一家度之甚繁、當用固不能辭,不當用務須儉約、才有盈餘。徒尚奢華、不知節縮,須知一歲之終、所入有限,所出無窮、務須謹慎。

(十一)出異端

左道惑眾邦有常法,邪說誣民、律所不容。近有遊手無賴之徒、假借凶祥禍福之事、以售幻誕無稽之談。始則誘取資財、以圖肥己,漸至男女雜處、樹黨結盟。陽竊向善之名、陰懷不軌之計。一旦事發、懲逮株連、遺禍不淺,能不懼哉!凡我族人應出其異端,以正家風。

(十二)禁賭博

家風之墜、邪淫者、十惡有之;賭博者、傾家之源。賭博害人深、家產既盡,借貸無門,非劫奪以為生,即從容以乞活。故好財實盜賊、即好賭之歸宿。即令不為盜賊、饑寒交迫、滋事生非、常違國法。族中有產者,務重懲窩家,則歪風自止。

(十三)禁吸毒

毒品危害發人深省!大者有害生命、傾家蕩產;小則有害生存、煉獄熬監;如有禁戒,不但前人被其害、而後人亦遭其毒。凡我族人切勿販毒吸毒,誤己害人。

(十四)正人倫

人倫,九族之源,人生所當,存於方寸之中,而尊卑長幼各得其序,綱常倫紀各得其次。凡吾族眾,必須“倫正名順、萬世不易也“;切不可亂倫。

(十五)慎婚配

婚配,為人倫之始;結婚合配當審其人品性格,究其清濁。苟婚配不擇淑女、非持則終身為害,而傾家聲之不小,凡吾族男丁女囡未出五世而婚配者,應視為亂倫 ;當受家規嚴處,除其譜記、永不歸宗認族(家族祖宗矣)。



(十六)重敬賢

敬賢,乃我族人之重望也。賢者為人之師、其學有所傳,禮有所學。不重敬賢、是人之愚昧;人之愚昧,不得為

人也。凡吾族眾、務必尊長敬賢、以示文明之族風。

3治家格言

家和萬事興、無須口不停,愛惜小天地;永遠享太平。

相親相愛敬、家庭有溫馨,謙虛人仰慕;禮讓受歡迎。

愛家如愛己、坦白與忠誠,齊心來做事;才算是真性。

時常多吵架、大家沒安寧,凡事留餘地;幸福有得傾。

互信為至上、心裏莫藏陰,帶點人情味;不可冷冰冰。

笑容最可愛、家裏見光明,熱情人感動;難忘在心聲。

家務勤料理、物品放整齊,保持常潔淨;才有快樂心。

頭腦要冷靜、理智要清醒,事前有準備;臨渴而掘井。

生活若清苦、內心要安靜,忍耐由風雨;雲開見月明。

不作虧心事、敲門心不驚,安分來過日;福至在心靈。





增廣賢文全文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相逢好似初相識,到老終無怨恨心。 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複小人心。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流水下灘非有意,白雲出岫本無心。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洋深。 路遙知馬力,事久知人心。 兩人一般心,無錢堪買金。一人一般心,有錢難買針。相見易得好,久住難為人。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鶯花猶怕春光老,豈可教人枉度春。相逢不飲空歸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紅粉佳人休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在家不會迎賓客,出路方知少主人。黃金無假,阿魏無真。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癡人。貧居鬧市無人識,富在深山有遠親。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有錢道真語,無錢語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鬧裏有錢,靜處安身。來如風雨,去似微塵。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攢舊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先到為君,後到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須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樹,世上無直人。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偏。大家都是命,半點不由人。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寅,一家之計在於和,一身之計在於勤。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寧可負我,切莫負人。再三須重事,第一莫欺心。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山中自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力微休重負,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遭難莫尋親。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士者國之寶,儒為席上珍。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須求英雄漢,濟人須濟急時無。 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久住令人嫌,貧來親也疏。酒中不語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出家如初,成佛有餘。積金千兩,不如明解經書。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人不通今古,馬牛如襟裾。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白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無。欲求生富貴,須下死工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壞之有餘。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善化不足,惡化有餘。水太清則無魚,人太急則無智。知者減半,省者全無。在家由父,出嫁從夫。癡人畏婦,賢女敬夫。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寧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竹籬茅舍風光好,道院僧房總不如。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道院迎仙客,書堂隱相儒。庭栽棲鳳竹,池養化龍魚。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無。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卷舒。會說說都是,不會說無禮。磨刀恨不利,刀利傷人指;求財恨不多,財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有福傷財,無福傷己。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遠必自邇。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裏。妒財莫妒食,怨生莫怨死。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頭死。牆有縫,壁有耳。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賊是小人,智過君子。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不以我為德,反以我為仇。 甯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晴乾不肯去,直待雨淋頭。成事莫說,覆水難收。是非只因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近來學得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 懼法朝朝樂,期公日日憂。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白髮不隨老人去,看來又是白頭翁。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路逢險處難回避,事到頭來不自由。藥能醫假病,酒不解真愁。人貧不語,水準不流。一家養女百家求,一馬不行百馬憂。有花方酌酒,無月不登樓。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惜花須檢點,愛月不梳頭。大抵選他肌骨好,不傅紅粉也風流。受恩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莫待是非來入耳,從前恩愛反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休別有魚處,莫戀淺灘頭。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將相尋死路。 生不認魂,死不認屍。父母恩深終有別,夫妻義重也分離。 人生似鳥同林宿,大限來時各自飛。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得寵思辱,安居慮危。念念有如臨敵日,心心常似過橋時。英雄行險道,富貴似花枝。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來有冷時。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但將冷眼看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見事莫說,問事不知;閒事莫管,無事早歸。假若染就真紅色,也被旁人說是非。善事可作,惡事莫為。許人一物,千金不移。龍生龍子,虎生豹兒。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川被犬欺。一舉首登龍虎榜,十年身到鳳凰池。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養兒代老,積穀防饑。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顏便得知。官清司吏瘦,神靈廟祝肥。息卻雷霆之怒,罷卻虎狼之威。饒人算之本,輸人算之機。好言難得,惡語易施。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路逢險處須當避,不是才人莫獻詩。三人同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人有善願,天必佑之。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淒。種麻得麻,種豆得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見客莫向前,做客莫向後。甯添一鬥,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百世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殺人一萬,自損三千;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將相頂頭堪走馬,公侯肚裏好撐船。富人思來年,貧人思眼前。世上若要人情好,賒去物件莫取錢。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擊石原有火,不擊乃無煙。人學始知道,不學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終須還到老。但能依本分,終須無煩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人道好,千人傳實。凡事要好,須問三老。若爭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饑,夜夜防盜。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 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 因風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強中自有強中手,惡人須用惡人磨。會使不在家豪富,風流不用著衣多。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黃金未為貴,安樂值錢多。世上萬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讀書高。世間好語書說盡,天下名山僧占多。為善最樂,為惡難逃。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你急他未急,人閒心不閑。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既墜釜甑,反顧無益;已覆之水,收之實難。人生知足何時足,人老偷閒且自閑。處處綠楊堪系馬,家家有路通長安。見者易,學者難。莫將容易得,便作等閒看。用心計較般般錯,退步思量事事難。道路各別,養家一般。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點石化為金,人心猶未足。信了肚,賣了無。他人觀花,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誰人不愛子孫賢,誰人不愛千鐘粟,奈五行不是這般題目。莫把真心空計較,兒孫自有兒孫富。與人不和,勸人養鵝;與人不睦,勸人架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河狹水急,人急計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人不勸不善,鐘不打不鳴。無錢方斷酒,臨老始看經。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萬事勸人休瞞昧,舉頭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惺惺常不足,濛濛作公卿。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利莫爭。牡丹花好空入目,棗花雖小結實成。欺老莫欺少,欺人心不明。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相論逞英雄,家計漸漸退。賢婦令夫貴,惡婦令夫敗。一人有慶,兆民感賴。人老心未老,人窮志未窮。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殺人可恕,情理難容。乍富不知新受用,驟貧難改舊家風。座中客常滿,杯中酒不空。屋漏更遭連陰雨,行船又遇頂頭風。筍因落籜方成竹,魚為奔波始化龍。記得少年騎竹馬,看看又是白頭翁。禮義生於富足,盜賊出於貧窮。天上眾星皆拱北,世間無水不朝東。君子安貧,達人知命。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夫妻相合好,琴瑟與笙簧。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善必壽考,惡必早亡。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過恐生殃。富貴定要安本分,貧窮不必枉思量。 畫水無風空作浪,繡花雖好不聞香。貪他一斗米,失卻半年糧;爭他一腳豚,反失一肘羊。 龍歸晚洞雲猶濕,麝過春山草亦香。平生只會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人貧志短,馬瘦毛長。自家心裏急,他人未知忙。貧無義士將金贈,病有高人說藥方。觸來莫與競,事過心頭涼。秋至滿山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清清之水為土所防,濟濟之士為酒所傷。蒿草之下,或有蘭香;茅茨之屋,或有侯王。無限朱門生餓殍,幾多白屋出公卿。 醉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萬事省先定,浮生空自忙。千里送毫毛,寄物不可失。一人傳虛,百人傳實。世事明如鏡,前程暗似漆。良田萬頃,日食一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千經萬典,孝義為先。一字入公門,九牛拖不出。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富從升合起,貧因不算來。家中無才子,官從何處來。萬事不由人計較,一身都是命安排。急行慢行,前程只有許多路。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一毫之惡,勸人莫作;一毫之善,與人方便。虧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眼恢恢,報應甚速。聖賢言語,神欽鬼伏。人各有心,心各有見。 口說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見。養軍千日,用在一朝。國清才子貴,家富小兒驕。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不消。公道世間惟白髮,貴人頭上不曾饒。有錢堪出眾,無衣懶出門。為官須作相,及第早爭先。苗從地發,樹向枝分。父子合而家不退,兄弟合而家不分。官有正條,民有私約。閒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國亂思良將,家貧思賢妻。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深耕足養家。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不愁月影斜。奉勸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萬無一失。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酒色財氣

           酒是穿腸毒藥,         色是刮骨鋼刀。

           財是世人的膽,          氣是惹禍根苗。

              注釋: 酒色財氣四字,                                 體現出了其中的利弊之處,望吾族人慎之重之。




4處世格言

    做事須有度,                 無理莫強求。

凡事退一步海可闊天空,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                                          不饒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5神聯·神額



老子家風 詩酒家風 太白遺風



道德五千經傳老子                           文章百代澤蔭長庚



太白家風源流遠                               唐淵世澤脈派長



太白遺風今未墜                               將軍善政尚猶存

                                   




6字輩排序



李正先支系字輩序列



注釋:字輩從正先祖下傳第五世開始排列。



老字派

朝世文光富                                  相國志邦昌



永遠興宗祖                                  萬代發禎祥



  吾支人口字輩屬流宗,早年先祖曾留有字輩二十字,即老字派;因吾支人口繁衍甚快,以20年一輩的的速度增長,故而在二零零九年(農曆己醜年)孟春在複譜之際,經族眾仔細斟酌商討,附編新字派二十字,以傳後人; “改名附輩”,避免輩分不清,長幼無序。



7新編字輩



新字派

和為貴建樹                                安全尚良方



仁德賢慧素                                厚運達春長



                                              注釋:此字輩於二零一零年孟春經族眾一致通過。凡吾支族眾人口當以此字輩為准,遵照奉行。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5#
发表于 2012-7-7 16:33 | 只看该作者

李氏家族宜宾筠连支谱待续

第四章



1族風·族戒·族規



族風:“禮讓互助、尊老愛幼、團結友善、同心協力、各展其能、耀祖光宗”。



族戒:“不孝父母、不守人倫、賭博嗜毒、守舊因循、違法亂紀、封建迷信”。



族規:“詩書為重、道德為本、與人方便、適可而止、崇尚科學、務實進取”。




2李氏“正先”公支系族眾行為規範“宜”“忌”



“宜”:一,尊師重教、學習終生。

        二,明禮友善、務實守信。

        三,律己守法、開拓進取。

        四,祭祀祖宗、團結族人。

        五,孝敬父母、睦友親鄰。

        六,說服教育、以理服人。

        七,激勵成才、扶弱濟貧。

        八,仁義禮讓、互利共贏。

        九,事有擔當、諾必奉行。

        十,相妻教子、榜樣後人。



“忌”: 一,忤逆不孝、目無尊長。

  二,我行我素、聽信讒言。

  三,不勞而獲、坐吃山空。

  四,損人利己、貪得無厭。

  五,驕傲自滿、不聽良言。

  六,賭博盜竊、肆意敷衍。

  七,推卸責任、錯不承擔。

  八,欺善怕惡、鋌而走險。

  九,自欺欺人、滿嘴胡言。

  十,倫禮不分、吸毒淫亂。



注:凡我族人,須盡力奉行“宜”“忌”事項,和睦持家,發揚光大家族思想,為祖國和

家族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3修譜及祖墳修復捐資成員名單



注:祖 “李正先”墳墓因碑文脫落,字跡不清,恐年久後人無法辨認;於大清嘉慶五年(庚申一八零零年)歲次孟春(正月)初五日吉時首次換立;第二次換立時間於,西元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具體時間不詳);第三次換立時間於,西元二零零五(農曆乙酉)年歲次桂月(八月)二十六日吉時換立。望後世子孫延續家族精神,碑文不清則自覺組織換立。

釋:先祖碑文因換立有誤,字輩相差,特此更正;應為:

李正先



李 緒

                                    

李加奇—李加茂

……發派下傳……



  下列二零零五年(農曆乙酉)年修復祖墳捐資成員(以字輩先後排序)名單:

龍井五組:李相均  李相友(場塝) 李相楷  李相林  

龍井二組:李相松

巡    司:李相根  李相友

龍井五組:李國明  李國銀(小)  李國強  李國倫  李國根  李國恒  李國全  李國元  李國祥  李國林  李國槐  李國洪

龍井六組:李國華  李國貴  李國丙  李國強  李國平  李國坤

龍井二組:李國元  李國民  李國全  李國均  李國旭  李國乾  李國林

筠    連:李國文  李國雲

龍井三組:李志均  李志彬  李志超

龍井二組:李志雲  李志均  李志香

龍井六組:李志兵

龍井三組:李邦青




二零一零庚寅年修譜捐資(以字輩先後排序)名單:





筠連縣騰達鎮龍井村五組



李國強長子李志鵬



全程設計製作



贊助




4修譜組委會成員名單



“注解”成員名單按照字輩先後、老幼為序排列:

    李正榮    李相均       李相書   李相友

  李國華          李國倫

    李志鵬          李志軍      李  勇

資料收集整理:李正榮  李相均  李相友  李相書

李國華                  李國倫  

李志鵬      李志軍      李  勇



排版撰稿設計贊助:李志鵬



裝幀印刷:四川省成都市創未商務有限公司



首次印刷:西元二零一零(農曆庚寅)年孟春




第五章

1功名榜

注:凡我族人,勿論貧賤,能者為師,凡有功名,當為族人效仿。凡進入縣級機關及以上之李氏“正先”公後人,當計入功名榜內,以勵後人。勿望功名之仕多多提禦族中男女,以發揚團結一致的李氏家族精神。

功成名單:



所受銜品:




2善緣榜



注:但凡李氏子孫,當以善念為先。凡國家、族人遇有災難(三災八難),捐錢捐物者,當以留名於世,以榜後人。



善資名單:



災難名目:




3文明榜



注釋:所謂“文明”,既是在國家、家族條列上、表現突出的家族成員,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表彰。為後世子孫留下楷模。



文明名單:



先進稱號:




4先進榜

詮釋:李氏“正先”公族眾凡榮獲國家及地區榮譽的先進家庭和個人,都將列入先進榜中,以激勵吾族後世拼搏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



先進名單:



所獲榮譽:




5扶助榜

釋:李氏族人,高低有別,貧貴有之,凡我族眾,不可因貧而欺,因貴而趨;族中子弟,凡有聰明好學者,當盡力扶持,不可落井下石。特立扶助榜予以鼓勵。被扶助者,若學有所成,當盡力延續此家族精神,盡力扶助他人。



出資名單:



扶助對象:




6捐資榜

詮:李氏家族,世代相傳,修墳複譜,族眾聚會,開支甚大,特立捐資榜單,籌備族中正義支出來源,本著能力大小、捐者自願的原則。以逐步完善家族各項待整專案。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16#
发表于 2012-7-7 16:34 | 只看该作者

李氏家族宜宾筠连支谱待续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5 04:57, Processed in 0.075476 second(s), 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