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7011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超级版主

广西族谱文化网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九江李蘭桂堂自晟公起李氏族谱

楼主
发表于 2015-1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六十三世祖  晟公。字良器号长龙,(公元727年—793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丁卯岁五月初七日卯时~宗贞元九年癸酉岁八月初四日)。寿67岁。)(据《宪公谱系》载)。世居陇右临洮(今甘肃临洮县),为我族之直系远祖。(太妣张氏封萧国夫人;妾杜氏封郑国夫人)。生十五子:
   长子侗、次子伷、三子偕,均早逝无寿禄。四子愿公:承皇帝诏,官嫡检校司空,兼河中、晋绎、兹温节度使(妣刘氏。)五子聪公:先禄寺主簿官。蔚州节度使(妣郭氏)。六子总公:皇太子中允,赠兵部郎中(妣黄氏)。七子愻公:国子主簿,左神武大将军,赠洪州都督(妣孙氏)。八子冯公:右领军,威武大将军,兼御史中丞(妣鲁氏)。九子恕公:太子冼马,光禄寺少卿,右散骑常侍(妣梁氏)十子宪公:字章武(公元762年—829年,肃宗宝应元年壬寅岁~文宗帝大和三年己酉岁)。历官袁州检校,左散骑常待兼太府郎,洪州刺史。江西观察史,岭南节度使,陇西郡侯(妣张氏)。十一子愬公:字元直。官居唐、邓、随三州节度使(妣韦氏)。十二子懿公:字成全。官京兆府渭南县尉,升兵部尚书(妣左氏)。十三子听公:字正思。官太常寺协律郎,检校司成军节度使,封凉国公(妣郭氏)。十四子基公:字晓山,官秘书省校书郎,右羽林将军(妣卢氏)。十五子慇公:字德裕。官贊善大夫,鎮殿中丞,岚州刺史。
  『晟公略事』据别谱有载,远太祖数岁而孤。事母至孝,禀性雄烈,身材六尺余,年十八从军,智勇双全多才善射。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 击吐蕃,遇敌骁将。忠嗣令能射者射之,太祖晟引弓一发而射死敌将,得厚赏…历由军功升太尉中书令。唐德宗时,泾原节度使洮令言朱泚作乱,攻入宮中。晟率师勤王,得以平却朱逆之乱,迊帝还京。帝感谢曰:“天之生李晟非为朕,而为社稷也”遂封西平王及将相,加赠前五代。食邑一千五百户,并赐府第于京兆府万平县永崇里。赐田径园林并乐女八人。御制记功牌,由皇太子亲书。立于东渭桥。于唐德宗四年戊辰岁(公元788年三月,)诏封先帝立庙。贞元五年(789年9月),赐图像于凌烟阁依旧臣之次,御为之赞。卒赠太师,谥忠武王。葬高陵奉正。(配张、杜氏俱附葬)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诏享德宗皇帝廟庭。
 『陇西堂丹阳房京兆派始祖唐西平王李晟墓碑记』据考:太祖碑于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原立于陕西省高陵县张卜乡渭村,再迁高陵县白象村渭水桥北。古碑全称:〖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此碑高4.36米,宽1.45米。书体以阴阳文楷书共1743字。概述一代名将李晟公力平叛乱,匡扶社稷之功及生平事略。唐德宗朝,反叛朱泚作乱,晟公自定州率师勤王一,驻军于今之东渭桥畔,经八次激战后收复帝京,迊驾还朝。因功受封西平郡王兼中书令。后率葬于昔日驻兵之处。碑文出自唐相裴度所著撰,由唐书法家柳公权所书,刻字皆出于名手。称为‘三绝’碑。迄今完好无损。称‘三绝’者:乃碑文、书法、刻工、三名家之作集于一碑,精妙绝伦。此碑与附近之唐代名塔‘三阳塔’齐名。为中国谨存十大名碑之一。今此千古名碑为当地文管处迁至高陵县第一中学校园新建的碑亭内,以供游人鉴赏。(所录文史资料源自《广东李氏安政公谱》)
六十四世祖  愬公。字元直,西平王晟公第十一子。(公元773—821年,唐代宗大历八年~唐穆宗长庆元年辛丑岁病卒于洛阳)享年47岁。(与罗氏护国夫人合葬于路安府豹山岭)。太祖初为太子詹事,升节度使。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奉旨征讨淮西反叛吴元济。冬十月乘寒以奇兵夜袭蔡州,生擒贼首回京。因功授凤阳(今属陕西)、陇右节度使,上柱国,晋升检校尚书左仆射,中书门下平章知事。卒赠太尉、封爵凉国公。(太妣韦氏封魏国夫人、罗氏,邓氏)。生子名裕。(据广东畨禺石壁李氏族谱内载,愬公尚有多子:玭、璋、德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又据湘南郴阳李氏族谱记:还有渤、海、泗)愬公后裔在江西新建县溪霞、赣南、湖南安仁县、郴阳…、广东南雄、广州、畨禺、顺德、台山、南海、新会、鹤山、东莞、电白…等地。亦为广东李姓一大族群。1973年2月7日毛泽东主席亲自佈置印制了《旧唐书?李愬传》。
六十五世祖  裕公。愬公之子(生?年—卒?年)。唐敬宗宝历元年献丹辰六箴,帝而优之。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江西节度使。湖南观察使。(妣?氏)生子名宣。
六十六世祖  宣公。裕公之子(公元836年—89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丙辰岁二月十三日辰时~唐昭宗乾宁三年丙辰岁三月初三日卯时。寿六十一岁。(妣毛氏,公元838年—901年,唐文宗开成三年戊午岁五月十三日~唐昭宗天復元年辛酉岁六月初六日子时,寿64岁。生子名常。
六十七世祖  仰常公,字庭辉。(公元865年—944年,唐懿宗咸通五年甲申岁五月初四日卯时~五代后晋出帝开运元年甲辰岁八月十三日)。寿80岁。(妣毛氏?—?寿70岁;次妣官氏享年44岁。)二氏生六子:长沧(居陕西咸阳)、次波(居甘肃安定)、三豫(居河北)、四澎(居甘肃雍凉)、五洪(居湖北)、六溥(居南唐,即江西)。
六十八世祖  泽溥字巩。仰常公之六子。籍居南唐盱江(今江西吉安)。(公元892年—962年,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岁正月初二日丑时~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壬戌岁六月初二日午时)寿71岁。(妣耿氏:893—946即唐昭宗景福二年癸丑岁十二月初七日寅时~后晋出帝天福三年九月十九日未时,享年54岁;白氏:913—952即后梁乾化元年癸酉四月十四日未时~后周广顺二年五月初三日戌时,享年四十岁)二氏生五子:长恝、次惠、三愍、四应、五愗。
六十九世祖  敏惠公。字椿。泽溥公之子。(公元926年—998年即五代后唐明宗天成元年丙戌岁三月十二日子时~北宋真宗咸平元年戊戌岁九月十三日辰时)寿73岁。(妣贡氏:928—976,即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岁七月初七日亥时~宋太祖开宝九年丙子岁十月初六日酉时,享年39岁;候氏:938—1002年,即后唐废帝后两年戊戌岁九月初二日申时~宋真宗咸平五年壬辰岁十一月初七日巳时,寿65岁。)二氏生三子:长仁、次义、三礼。
七十世祖  瑞礼公字兰。敏惠公之三子。(公元952年—1015年即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壬子岁九月初六日寅时~北宋真宗祥符八年乙卯岁十二月十四日酉时,寿64岁(妣穈氏。954—1018: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元年甲寅岁十二月二十日亥时~北宋真宗天禧二年戊午岁十一月廿二日卯时。寿65岁)生三子:长元、次春华(素)、三晃。
七十一世祖  素公字春华。瑞礼公之次子。(公元980年—1065年即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九月廿七日酉时~宋英宗治平三年丙午岁五月十五日未时。寿87岁(妣庞氏:980年—1010年即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庚辰岁十月初十日巳时~宋真宗祥符三年庚戌岁八月廿二日卯时,享年31岁;温氏:990~1069年即宋太宗淳化元年庚寅岁六月廿六日亥时~宋神宗熙宁二年己酉岁九月廿七日酉时,寿80岁)。二氏生四子:长俦、次扩、三乐、四泰。
七十二世祖  翔泰公,字始经。春华公之四子。(公元1013年—1074年,即宋真宗祥符六年癸丑岁六月初十日子时~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岁七月十五日丑时)。寿六十三岁。官北宋金州刺史。(妣融氏:1016年—1052年即宋真宗祥符九年丙辰岁十二月十三日丑时~宋仁宗皇祐四年壬辰岁二月十五日申时,享年37岁;徐氏:1027年—1088年即宋仁宗天圣五年丁卯岁五月初五日申时~宋哲宗元佑三年戊辰岁三月十八日戌时,寿62岁)。二氏生三子:长銮、次光、三邵。
七十三世太祖  我世系入粤始祖
  讳銮公太祖。(又称慧銮、联公)。字荣昌号松年。翔泰公之长子。(公元1036年—1103年即宋仁宗景佑三年丙子岁十一月廿九日 时~宋徽宗崇宁二年癸未岁八月十五日未时)寿六十八岁。葬于台山广海鎮漕峨峰下荷木迳。官北宋岭南监军使。清朝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开平水口鎮曾建有銮公祠;另台山原广海城亦有銮公祠。(太妣陈氏:1037年—1118年即宋仁宗景佑四年丁丑岁八月十三日卯时~宋徽宗政和八年戊戌岁五月十五日辰时,寿82岁;朱氏:1044年—1113年即宋仁宗庆历四年甲申岁十月十一日巳时~宋徽宗政和配柴氏后配朱氏)生三子:长源(凌江1057—1122)浩封尚书、次禧(梧江1064—1154)任堂派、三桓(远走越南)。平崖先锋随父出征)
    北宋徽宗崇宁年(1102年),崖黎内扰。王令柱国伍公鎮边。銮公为监军,自闽入粤。因将士不适风浪,倶病。从潮州溃进海陵山(今新会西南海中山),再进驻潯阳(今台山广海)銮公积病老死。葬于台山。为五邑一帶李姓的入粤始祖。三子桓葬父后改名李斩指旋奔越南后裔佈中南半岛粤省边陲。
  (注:流传中有些谱本把我銮公记为广州宪系。安政公之后。是錯误的,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应于拨乱反正。)
七十四世太祖  讳禧公太祖。字开基号梧江。銮公之次子。原藉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谷村。(公元1068年—?年)。即生于宋神宗熙宁元年戊申岁)卒年失考。(有谱记1064—1154年,父亡时仍居吉安)宋任国子监助教,官任桂路速司史。祖祠原建新会城边,内设[诵芬堂](太妣王氏)生二子:长栋、次棕。棕公后裔佈居中山、斗门、顺德等地。
七十五世太祖  栋公为我任堂派之南迁入粤始祖。
  讳栋公太祖。(又讳可栋)。号任堂。禧公(梧江)之长子。(公元1087年—1167年即北宋哲宗元佑二年丁卯五月廿四日~南宋孝宗干道三年丙戊岁七月十五日)。寿81岁。进士出身,官至四品御史,宋赠文林郎。公为北宋至南宋初时人,金兵入侵中原,战火离乱,主战(如岳飞,李纲)派受贬,栋公与堂兄友闻亦为受贬之列,栋公被贬至浙江台州县为七品知县,1120年遂自京都汴梁携眷居浙。后碾转入粤。(比误传的南雄珠玑巷胡妃事1273年,各姓南迁早百多年)。卒后葬新会土名石狗岭朝天凤,形称观音坐莲,坐甲向庚之原。旧制逢甲午年重阳后大祭。任堂公祠原建在新会城东门,为三进祠堂(堂号失录)太妣禢氏:生卒年失载(别谱有说寿86岁)葬新宁(今台山)土名筋竹坑。山形称双飞蝴蝶,坐甲向庚兼卯酉之原。旧制以乙年墓。禢氏封正七品孺人。生三子:长侃、次侚、三佁。                                             
  〖尚书派与任堂派系〗凌江公讳源,生四子:长乔木、次柱石、三师道、四友闻。乔木出身进士,初授礼部尚书转拜兵部尚书,宋廷封其父为尚书,父袭子职,因而称尚书派。友闻为禄洞始祖。 我族梧江公讳禧,生二子:长栋、次棕。栋公又讳可栋号任堂。北宋后期进士。初官谏议大夫再升御史。时金人犯境1127年破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徽 二帝蒙尘。康王赵构时于城外幸存。其初以李纲、宗泽、张所为首抗金、反议和,我祖栋公亦属其列。因谏议和之非,遂遭贬至浙江金华府天台县为知县。配禢氏生三子:侃、侚、佁。遂分衍三大房派:凡出公之后通称任堂派。如今各宗支多聚居珠江三角洲及阳江、阳春、雷州半岛与广西南宁、横县、四川、云南等地。溯本尚书、任堂源于一脉,同銮公之苗裔。
七十六世太祖 是我族南迁二世至今李兰桂堂九江李氏始祖。
  讳佁公太祖。字元义道全。栋公之三子。(公元1120年—?年即宋徽宗宣和 ? 年~?)。南宋朝乡进士出身。宋任浙江天台县知县。卒葬台山丫髻山天才穴,坐壬向丙兼子午之原。太妣姚氏、禢氏生三子:长雁云、次雁川、三雁杳。
七十七世太祖  南迁三世。
  号雁云公太祖。字赤秀(光祖),讳文卿。道全(佁)公之长子。约1150年生?任宋国史。公葬于斗门犀牛望月山(现位于台山市北陡鎮大田村后面)。妣刘氏葬于开平良金石山,石榴花形。生五子:长善甫、次邦甫、三吉甫、四俊甫、五亨甫(78世太祖)。
七十八世太祖  亨甫公。南迁四世
    ①善甫伯祖。字东墅。配郑氏。是雁云公之长子。生三子:长应昂、次元亨、三善棠。开九江区村莲塘桂房白石江门等地?
②邦甫伯祖。配郑氏。生三子:1应恭2应箕3应龙。开源清房沙?横塘,华萍新村冲筠蓬村东华村派。
③吉甫伯祖。配黎氏。生三子:1应年2应卑3应度。开冲箩岗迳口南乡等派。
④俊甫伯祖字仲峰。配刘氏。生三子:1应奎2应璧3应辰。开九江源清龙江居仁 迳头杜岗洪村古州派。
  讳亨甫公太祖。字復盛号梅峰。(约生于1180年?宋朝)。配骆氏。继室冯、姚氏。是雁云公之五子。
   生四子:长杞(柏轩)、次椿、三杨、四梅。
七十九世太祖 杞(柏轩)公。南迁五世 南宋理宗年间
   ①应昂伯祖。字元贞号成天。配容氏。生二子:1文郁2彦敬(任宣奉大夫)
   ②元亨伯祖。配刘、姚、吕氏。生一子:福建。
   ③善堂伯祖。配谭氏。生一子:文政。
   ④应恭伯祖。配伍氏。任朝奉大夫。生一子:开元。
   ⑤应箕伯祖。配伍、崔、密氏。生一子:元利。
   ⑥应龙伯祖。配何氏。生五子1月华2有华3国华4贵华5秀华。
   ⑦应年伯祖。配宗氏。生三子1松林2竹林3梅林。
   ⑧应卑伯祖。配谭氏。生一子:子乐。
   ⑨应度伯祖。配谢氏。生五子1宗辅2宗選3宗道4宗明5宗傑。
   ⑩应奎伯祖。配叶氏。生二子1荣卿2可山(翰林院学士)。
   11应璧伯祖。配钟氏。生一子:昆奉。
   12应辰伯祖。配胡氏。生二子1昆遂2昆明
 13讳杞公太祖。字柏轩。约生于1210年前后宋理宗年间。是亨甫公之
  长子。配关氏、肖氏。生二子:长伯秀、次仲秀。
   14椿(松轩)叔祖。配朱氏。生二子1希週2震雷。
   15杨(符轩)叔祖。配许氏。无所出。
   16梅(竹轩)叔祖。配伍氏。无所出。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4 06:06, Processed in 0.050838 second(s), 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