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10691

查看

2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四川省高县庆符镇李氏族谱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20:41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资料之一:

第十三世孙李天祜撰于1936年8月的《重修族谱序》(四页)。李天祜是李鹏总理的伯祖父,他在序中说:“吾庆之李,自湖北麻城迁居于此,已数百年。到今家世耕读,科名仕宦,代有其人。”

资料之二:

“宗派图”(二页)。图前小序曰:“吾家在楚时宗派,自明季兵燹失谱,遂不可考。入川后,由始祖以次十世,逐以‘朝、乔、贞、光、旭,尔、松、合、山、元’命名。逊清嘉庆时,立方公创修族谱,因增‘文、运、天、开、远,诗、书、世、泽、长’十字,载于谱中。其时无远徙者,故尚无歧。兹续拟‘道、德、培、国、本,中、孝、振、家、声’十字,以次‘长’字之后。”

资料之三:

“谱首”(一页)。其跋曰:“谱首者,支谱所由分也。有此谱而后诸谱摄于一也。始祖者,始迁之祖也。前世谱牒无存,故以入蜀始也。”接着是一世至七世的谱表和简介:



一世  李朝翰  字佚,原籍湖北黄州府麻城县。

二世  李  乔  字佚,明省祭官,原配严氏。

三世  李贞机  字佚,明廪贡,原配张氏。

四世  李光眷  字佚,明生员,原配□氏。

五世  李向旭  字佚,明拔贡,配氏里族均无考。

六世  (空)

七世  (空)



大约因第五世长房李光旭一支无子,故谱表中六、七世空缺。

[attach]2577[/attach]

[attach]2578[/attach]  

1.jpg (31 KB)

《庆符李氏族谱》(宗派图)

1.jpg

2.jpg (28 KB)

《庆符李氏族谱》(谱首)

2.jpg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7-31 20:49 | 只看该作者
资料之四:

第十八支“世系图”(局部,一页),系从第八世“合”字辈开始:

[attach]2579[/attach]
(注:本表同一世中,按长幼从右至左排列)

据提供族谱的老同志介绍,图中第十八支的“李远芃”即李鹏。这与香港先生在其所著《中南海跨世纪领导层》中对李鹏的介绍是一致的,他说:“1928年10月,李鹏出生于上海,原籍四川省庆符县庆符镇。当时取名李远芃。”并介绍李鹏的父亲:“李硕勋(1903-1931),幼名开灼,字叔董,四川高县庆符镇人。”(香港太平洋世纪出版社,1998),根据这个线索,在麻城李氏中找到了可与之对接的《李氏家谱》。按家谱所记,可作世系简图如下:

[attach]2580[/attach]

(注:本表同一世中,按长幼从左至右排列)



麻城《李氏家谱》创修于万历八年(1580),由查铎撰序,罗汝芳作跋。李氏家族世居霸王山下的霸陂畈,即今天的五脑山下。五脑山坐落在市区西郊,山势呈南北走向。南端为道教活动场所-帝主庙所在地,北端是凤岭,“凤岭朝云”为麻城著名的八景之一。中段即霸王山,相传因项籍曾驻兵于此而得名,并曾有山寨名霸王寨。李氏家族聚居于霸坡畈以后,遂改名为李家坝。

据麻城《李氏家谱》所载,值得提出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第五世中的李义甫、第六世中的李秀卿,第十世中的李

浩,均迁四川。

第二,谱载“李浩,字朝翰。公适四川,葬无考”之“李浩”,

就是《庆符李氏族谱》中的“李朝翰”,因“兵燹失谱”而误字为名。

第三,李浩为麻城李氏第十世,又为迁川后的的第一世,至李

鹏为第十五世。若按麻城谱系合排,则李鹏为第二十四世。

第四,第十世李氵靓  ,字士清,与李浩为堂兄弟。李氵靓            是成化五年(1469)进士,那么,李浩迁川的时间,亦应在成化前后,正是麻城移民四川的高峰时期。

3.jpg (67 KB)

3.jpg

4.jpg (120 KB)

4.jpg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12-7-31 20:50 | 只看该作者
麻城李氏大约从李正芳这一代开始成为麻城望族,是麻城明代著名的四大家族之一。正芳字彦实,又字彦硕,号凤崖,又号松庵。正统七年(1442)进士,知保宁府(属四川省),累官至山西左布政使。李正芳有七个儿子,次子李氵靓   官至陕西左参政,从三品。


李氵靓  又有子六人,长子李文祥,字天瑞,号检斋,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明史》有传。李文祥极有诗名,在京赴试期间,与浙江宁波李堂并称“二李”(参阅明胡文学《甬上耆旧诗》卷八《工部右侍郎堇先生堂》)。

李文祥中进士时,正值宰辅万安把持朝政,其孙万弘璧与李文祥为同榜进士。万安看中了李文祥的才华,命万弘璧将其延至家中,盛情款待,想罗致门下为己所用。然而,李文祥根本上就看不起万安的为人。有一次,有人送给万安一幅画。画面上,一只斑鸠站在风雨中的树枝上鸣叫。万安欣赏之余,命文祥在画上题诗一首。李文祥略加思索,挥笔题曰:“鸠一声来鹊一声,鸠呼风雨鹊呼晴;春来风雨寻常事,莫把天恩作己恩!”讽刺了万安的卑劣居心。为此,李文祥得罪了万安。文祥于三月中进士,到八月份,明宪宗去世。九月,明孝宗即位,李文祥立即上疏,指责朝政。因疏中措辞激烈,语气刚直,尤其是“中兴再造”等语,惹恼了孝宗皇帝,加上万安又趁机调拨中伤,李文祥终于被谪为陕西咸宁丞。到十月,万安才被罢去宰辅。两年后,也就是弘治二年(1489),文祥被召为兵部主事(正六品)。到任不及月,又因事下狱,贬为贵州兴隆卫经历。 后“固乞告归,疏再上不许。还经商城,渡冰陷死焉。”死时年仅三十岁。万历中,王世贞宦游麻城,文祥孙李承泰以所辑《检斋遗稿》请王世贞作序,王世贞欣然应允。他在序中对李文祥给予极高评价,赞扬他“精神流行三楚而不死”,并赠一联云:“一门七节,万里孤忠。”

李承泰有位侄子叫李长庚,是李正芳的弟弟李善芳的后裔。李长庚字酉卿,号孟白。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官刑、工、户、吏四部尚书。后触帝怒,削籍归,《明史》有传。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6 14:19, Processed in 0.062784 second(s), 9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