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12134

查看

1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闽江王李元祥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0:2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李元祥(628年--680年),男,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母杨嫔。初封许王,徙封江王。去世后谥号为“安”,所以通常称他为“江安王”。李元祥生于贞观二年(628年)。贞观十一年(637年),时年十岁,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先入汀,徙状元崎。三十五岁(龙朔二年662年)到永安大湖坑源开基。 631年,封许王。637年,徙封江王、任苏州刺史、受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增实封千户。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金州、鄜州、郑州刺史。性格贪婪、好搜集金宝,贪得无厌。与弟弟滕王李元婴、侄儿蒋王李恽、哥哥虢王李凤以贪欲暴虐闻名,王府官属都不愿做他们的下属,说:“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元祥体态宽大,腰帯相当于十个人的腰围,饭量相当于数人。当时韩王李元嘉、虢王李凤、魏王李泰都体态宽大,但都不及李元祥。李元祥还瞎了一个眼。680年,去世,追赠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安。


  现存有“江王祠”,为三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元祥之子武阳袭爵为武阳王,武阳王惨遭武后所杀,武阳之子李皎袭封江王。皎之子祖丛袭封江王,流放于南安落籍。祖丛卒葬南安德教乡趋庭里皇平山天砚冢(今南安八都),俗称天孙墓,古迹犹存。

有7子,女儿不详待考。


  李晫:封永嘉王、复州刺史,犯禽兽行,被处死;


  李皎:封武阳王;


  李昕:封任国公;


  李晧:封义兴郡公;


  李炅:封广平郡公;


  李晃;封巨鹿郡公;


  李暹:生平不详。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2-5-9 20:30 | 只看该作者
据报导《永安大湖李氏族谱》记载,唐高祖李渊第二十子李元祥,字仲瑞,母杨淑妃,于贞观11年(公元637年)被封为“闽越江王”,35岁时奉旨到福建永安开基。任苏州等四州刺史,实封至千户,赠司徒,并州大都督,谥曰安,寿六十七,国妃萧氏,合葬苏州常熟县海嵎山。(二十五史)说附葬献陵。生七个儿子,长子晫,为永嘉郡王;次子皎,为武阳郡王;三子昕,封任国公;四子皓,封义兴公;五子炅,封广平郡公;六子晃,封钜鹿郡公;七子暹,封威卫郡公(早殇)。除次子皎外,其余均于690年被武后以“罪”诛。元祥公次子皎,字月池,封武阳郡王,任復州刺史、荆南四路大总管,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蔡郡王,谥曰桓,国妃许氏,合葬鄂州江夏县北七里山。子二:藂、蔚。皎之子藂,字春芳,初封左监门卫将军,嗣封武阳郡王,则天改命黜封爵,以幼流放岭南,至福建南安,武后又遣使杀之,国妃王氏同殉难,逐葬泉州南安定安里皇平山,相传为皇孙墓,改正后追封武阳王。藂遗幼子万康。
  四世万康,字安世,以父枉死,流落南安安定里,为少尹李融收养为子,定居南安。中宗李显复唐以后,赠万康为秘书监,居温陵(今泉州)。赠同平章事仪同中书门下三品,夫人王氏赠弘农郡君,合葬先王塋左。《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载,万康生四子:即楚珪、晁嵩、晁唐、晁嵸。
  据《白塘李氏族谱》记载,中宗时复辟反正,申叙食俸,复隸宗正。天宝十四年,安禄山造反,玄宗敇内使陈孝恭寻访宗室,诏天下勤王。万康公四子:楚珪、晁嵩、晁唐、晁嵸率宗属,自备粮仗,勤王有功,万康因子破贼靖难有功赠秘书监。
  五世楚珪,字伯璋,因勤王有功,于上元二年(761年)授鄜坊等五州节度使,封破贼云麾将军,守左清道帅府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历左嶺卫大将军,试光禄卿,陇西郡开国伯,食邑三千户。大宗大曆六年(771年)封银青光禄大夫,试太常卿, 夫人王氏,合葬南安嘉禾里平林村。生四子:尚殷、尚炅、尚盈、尚达;晁嵩授奉天定难功臣,左武卫大将军,上柱国,赐紫金鱼袋, 生五子:尚春、尚芬、尚况、尚品、尚琳,晁嵩曾孙引,徒居福建僊游县汾阳,为僊游汾阳房始祖;晁唐授奉天定难功臣,浙东、越、福十二州招讨海贼使兼福建六州防禦使,封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生四子:尚仪、尚禄、尚锃、尚羲,晁唐三子尚锃徒居福建建阳;晁唐长孙绍宗,徒居饶州;晁唐孙思勤、思颉徒居京兆长安县隆德县;晁嵸授左骁卫翊府中郎将,禦侮校尉,上柱国,生五子:江澄、江清、尚长、尚容、尚荣。
  六世楚珪次子尚炅,字晞光,于761年授游击将军,右武卫翊府中郎将,京兆府折卫都尉,上柱国。783年,尚炅为避泾厚节度使姚令言军队政变之难,迁居于尤溪四十二都皇历(今永安槐南乡皇历村),为永安李姓开基始祖。
  据报导《闽南李氏始祖缘起》记载,尚炅生三子。另据《白塘李氏族谱》记载,楚珪次子尚炅生三子:晋延、晋卿、晋同。
  七世尚炅长子晋延,字敬宾,唐授左翊府中郎将,上柱国,试亲军左陇武卫千牛。夫人梁氏,合葬泉州晋江县银台山。生三子,保、村、匡。
  尚炅次子晋卿,唐贞元三年(787年)授平卢节度使,赐绯鱼袋,守卫绛州新田府折卫都尉。据报道《永安李氏族谱》记载:尚炅次子晋卿,由泉州南安县徒居永安县大湖乡开族。尚炅九世孙李其洪, 生四子长宏仁、次宏义、三宏礼、四宏信,列为四大宗。李宏义四子,即保朱,号念三郎,原居双峰,后分出宁化县石壁乡,生有五子,分别以金、木、水、火、土加德字命名,继子田德。其中老四李火德就是后来被尊崇的“闽粤大始祖火德公”。子孙遍布闽西北、粤、港、澳、台及海外。
  唐贞元年间(785-805年),三明李氏尊为开基始祖李尚炅(昊)的三子李晋同(希悛)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他有4子,其后裔分布于福建省晋江、石狮、金井、永宁、德化、仙游及台湾省。
  据《白塘李氏族谱》记载:八世李保,晋延公长子,字佑之,试环卫中侯,安人杨氏,合葬晋江县仙游界白鹤银台山先茔侧。子二:撮、式;
  九世李撮,保公长子,字廷选,以征辟授镇江丹徒县令,孺人汪氏合葬泉州南安。子四:郛、可、想、岑;
  十世李岑,撮公四子,字石潭,泸州司户参军,安人陈氏,合葬泉州安溪。子二:抗、嘉;
  [据报导,浙江永嘉楠溪江《苍坡李氏族谱》记载: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苍坡始祖李岑为了躲避兵燹,从福建长溪迁徙至浙江永嘉楠溪江苍坡定居。]
  十一世李抗,岑公长子,字钟武,辟荫县尉,安人方氏,合葬安溪父墓左,子二:伯休、欣;
  十二世李伯休,抗公长子,字美之,守道不仕,赠泉州助教,孺人陈氏,合葬南安曲溪。子三:格、榕、机;
  十三世李格,伯休公长子,字品高,宋仁宗录唐宗室敇授将仕郎,泉州助教,安人吴氏,合葬南安漳浦县白石山。子二:庾、伯玉;
  李榕,伯休公次子;李机,伯休公三子,居仙邑汾阳;
  十四世李伯玉,格公次子,字韞石,行二十五,号寓轩居士,于宋真宗咸平二年(1000年)由泉南安徒莆游洋,迁白塘,为白塘初祖,配萧氏,合葬蒜岭山。子二:安上、慧。伯玉玄孙李富曾组建义军抗金, 宋廷授予殿前制干官职。
  据海南文昌《赐第村李氏家谱》记载,伯休次子李榕之子李三畏,字圣轩,赠奉政大夫,于北宋至道中(995~997)游宦渡琼,籍居万安之琉川村(今属万宁市),为北宋李氏渡琼始祖。配妣冯氏,生一子,名仲德;孙四:师孔、师政、师记、师中。其后裔播迁万宁、澄迈、定安、文昌,以至全琼各邑。
  李元祥的曾孙万康入闽后,繁衍滋蔓,聚族而居,支派繁多,子孙播迁各地,成为江南李氏大族。诗礼簮缨,代不乏人,其后裔有清康熙宰相李光地,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台湾前总统李登辉,还有香港有名富翁李嘉诚。这些都是李氏家族荣显杰出的代表人物。皆为元祥江王房派系也。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7-20 05:51, Processed in 0.056845 second(s), 7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