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9-11-3
- 注册时间
- 2011-3-26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1869
- 精华
- 0
- 积分
- 23095
       
|
磨刀李家开创人李衟的堂弟李术
磨刀李家开创人李衟的堂弟李术,共同避难到永修。他的后人开辟了武宁等根基。在永修白槎、梅棠也有分布。李术的27世即恪公38世,有两个名人,就是清初李凤翥、李凤彩堂兄弟两个,这两个,一个当过大学士及浙江考官,先后选拔举荐大量优秀人才;一个当陕西平凉副总兵官,人称“铁船将军”。
磨刀李村在历史上涌现了100多位进士,由于各种原因已经湮没无闻。如果能详实考证这100多位进士,那可能会让教育界都会疯狂和震惊的。例如宋朝有一个李亮彩,担任武昌通城县令,受聘‘资源堂’教事。黄庭坚为之书写《资源堂记》。下面记载的李常、李燔、李公懋、李成大是磨刀李家几个名臣。
一、李公懋
《永修县志》86版,第494页记载:
李公懋,字子勉,建昌人。建炎二年(1128)进士,累官至江西提举。皇帝召对咨询,公懋以五事答对称旨,升为监察御史。高宗车驾驻跸建康(南京),金兵来犯,大臣秦桧等请驾回临安(杭州),公懋极力反对,三次上疏,皆留中未发。后调湖北提刑,再迁太府太卿。于湖南任漕运时病殁。
根据《淳熙三山志》卷25记载,李公懋担任湖北提刑:绍兴13年(1143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任,15年正月初八日罢任。
李公懋有后人移居福建。所以民国版《福建通志》把他列入福建名人,记录了他在1143年(宋高宗绍兴13年)担任湖北提刑。
恪公47世孙李中应提供家谱资料,证实李公懋“60而士,高宗时探花,任左司郎中(即左朝奉郎直宝文阁)”、“寻阳李氏累世修谱一览表记载,他在建炎2年至4年(1128--1130),主持《蟠根祠族谱》编修”。
因为李燔是軿公的10世孙、德光9世孙、恪公22世,所以李燔还是公懋的族玄孙。在时间上,公懋中进士后35年,李燔才出生。
2004版《城南李氏续修宗谱》记载,李公懋为李恪公19世,他是18世李师通字景文的次子。于1128年(南宋建炎2年)中探花,15年后封左司郎中。父亲李师通受荫被封为“奉直大夫”。
二、李成大
在《宋史》列传211里面,有李成大的传记。1986版《永修县志》就是用这个传记翻译而成的,在《宋史》另外还有两处记录他。这三段分别记录如下:
李成大,字实夫,南康军建昌人,文定公李迪之从子也。宝佑四年进士。德佑初,知金坛县。北兵至,与寄居官潘大同、大本率民兵巷战,不胜,大同兄弟死之。吏民挟成大降,乃潜与胡用存谋复金坛,事泄系狱,搒掠不屈,遂杀其二子以惧之,终不屈,笑曰:“子为父死,臣为君死。”卒杀之。事闻,赠朝散大夫、直秘阁,谥忠节。
制曰:“外难方炽,拥名城数十而降者,相望也。守封疆之臣,父忠于前,子继于后,如晋卞氏,可无褒乎?通直郎、知镇江府金坛县兼弓手砦兵正李成大劲气排霄,精忠贯日,壮志弗就,以没其身。襚以大夫之阶,官其二孤,用慰英爽。
德佑4月(1275年),知金坛县李成大率义局官含山县尉胡传心、阳春主簿潘大同、濠梁主簿潘大本、进士潘文孙、潘应奎攻金坛县,取之。镇江统制侯岩、县尉赵嗣滨复助大元兵来战,成大二子及大同等皆死,执成大以归。
九月……己卯,陈宜中乞任海防,不允……李成大被执,不屈死,壬午,赠五官。
大致翻译综合起来就是:李成大,字实夫,建昌磨刀李村人。1256年中进士。1275年4月,金坛知县李成大率领各县豪杰,攻打金坛,终于夺回金坛。不久,镇江统制侯岩、县尉赵嗣滨秘定阴谋,招来了元朝的大部队,李成大率领军民,奋起抵抗,发动巷战。李成大力竭被擒,在狱中仍然与胡用存密谋恢复金坛。最后他的两个儿子和他坚贞不屈地就义了,子为父死,父为国亡。朝廷追赠他的官职,给他的两个遗孤封官。皇帝感动地指出:“李成大家族,父忠子继,豪气干云,精忠贯日,壮志未酬,为国牺牲……”
三、李燔
四、李常
北宋名人李常(1127-1190),字公择。担任过户部尚书、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被封为侯爵,是苏轼挚友,被苏轼苏辙一生信任与敬重,苏轼赠诗“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先后赠诗歌文字及唱和近百篇。李常创办第一家私人图书馆—白石山房,和苏辙一起著述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会计学专着《元佑会计录》。他的事迹可以参详拙作《李常年谱》、《相好手足侔》、《寻找公择野人居》等。
他的姐姐安康郡君是黄庭坚、黄大临的母亲,才华杰出。黄庭坚本人深受影响,黄庭坚在14、5岁后跟随李常学习,在李常的提携与自己努力下,黄庭坚出人头地,成为江西诗派的鼻祖,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宋元学案》中认为,黄庭坚虽然是苏门学士,但是风格迥异,他的学养来自李常。黄庭坚的外甥就是洪氏家族的“建昌四英”—洪朋、洪刍、洪炎、洪羽。可参考拙作《李常对黄庭坚的培养》。
李常的妹妹崇德君,善绘墨竹。黄庭坚曾作《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题李夫人偃竹》、《题崇德墨竹歌》《题祟德所画雀竹蜩螗图赞》等诗称颂姨母的作品。现白鹿洞书院珍藏有其《墨竹高下枝》画作。
他的哥哥李莘、弟弟李布都是有名的进士。在中央政府担任过高官,李莘当过转运使。可参考我的陋文《李常一家身世》。
李常有个族子李元亮是个名人,他的诗文记载在洪迈的《容斋随笔》里面。
李常的侄孙李彭(字商老)更加优秀。
李彭既名列江西诗派,又是文学家。着有《日涉园集》、《东阳集》,《四库全书》收录了他的著作《日涉园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