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8052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李元婴生平及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2:45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李元婴,(630年~689年)唐高祖李渊之二十二子,柳宝林生。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受封为滕王(九岁)。贞观15年(641年)任金洲(安康)刺史,实封800户,贞观23年(649年)实封1000户。

       据称在金州任职期间(11~22岁之间)“玩乐失度”。百姓农忙季节,他牵狗呼鹰,屡出围猎,毁坏庄稼;且放纵奴仆,侮辱僚属,与倡优、贱隶、赌博游戏;用丸弹人,以看人仓皇躲避为乐;在严寒季节,以雪埋人,借以取乐。有失“凤子龙孙”尊仪。为此,唐高宗李治与书誡之:“人之有过,贵在能改,国有宪章,私恩难再。” 永徽3年(652年)任苏州刺史(当时时苏州也很落后)。

永徽4年(653年)23岁时任洪州(今南昌)都督。他从苏州刺史调任当时较落后的洪州时,心中怏怏不乐,遂从苏州带了一一个歌舞班子,在洪州都督府里吹弹歌舞。同时,他又选址赣江之滨,修起了一座多层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李元婴后因“数犯宪章,削邑户及亲事帐内之半”,于安徽滁州安置,后起授寿州刺史。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李元婴又贬到隆州(今阆中)做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一次,高宗大赏亲王,赏给各位亲王彩绸五百匹,却只赏给滕王两车麻绳。高宗说:滕王钱帛已很多,不需要赏赐,两车麻绳让他做穿钱的绳子。这是高宗对他的委婉劝告。弘道元年(684年)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司空和司徒),兼梁州都督。

滕王李元婴的地位,在唐王朝中颇特殊,非议甚多。一生中,东奔西波,在许多地方都当过不大不小的官,似与其亲王、皇弟、皇叔的身份不符,遭遇颇不平凡,给后人留下许多疑团。他作为亲王,任过金州刺史、苏州刺史、洪州都督、滁洲刺史、寿州刺史、隆州刺史、梁州都督等,在交通不便利的古代,要到这许多地方就任实属不易。他是武后永昌元年岁次己丑五月十一日卒(689年)享年59岁。去世后,被追赠司徒之位兼冀州都督,并陪葬献陵。

    有史家认为,对滕王成年后的政绩不显和一些非议,是他采取的“韬晦之计”,使人们认为他在政治上不可能有建树。有人说,在多事之年的初唐,李氏宗亲因对政权的觊觎或政治斗争被杀者十之八九。滕王能经历唐朝太宗、高宗、中宗、武后、睿宗几代,得以善终也是一个奇迹。从正史上看,滕王无甚政迹,但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绘画和后人对他的评价,我们似乎能发现这位“帝子”的聪慧和一些独特之处。
  李元婴作为“龙子龙孙”,从小生长在帝王之家,受到王室良好的宫廷教育和艺术熏陶,作为盛唐时期的风流王爷,潇洒倜傥,喜爱音乐、舞蹈、通过自己的努力画一手好画。

唐代诗人王建《宫词百首》第60首:“避暑昭阳不掷卢,井边含水喷鸦雏;内中数日无呼唤,搨得滕王蛱蝶图。”,可见当时的名诗人对《滕王蛱蝶图》的赞誉。

宋代的郭若虚便在《图画见闻志》中说,李元婴“善画蝉雀、花卉”。

明代陈文烛在其撰写的《重修滕王阁记》中,亦沿袭此说,言李元婴:“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选芳渚游,乘青雀舸,极亭榭歌舞之盛。”并传其所画蛱蝶,或飞或立,姿态翩翩,栩栩如生,世人莫不争之如宝。

  相传李元婴在洪州兴建滕王阁后,又建造了一艘青雀舸,并常常率领僚属和朋友乘青雀舸游弋江中,漫步洲渚。当他见到洲上五彩缤纷上下翻飞的蝴蝶时,不禁让他欣喜若狂。李元婴本来工书善画,再经过名师师指导,画技愈发长进。所画蝴蝶分“大海眼”、“小海眼”、“江夏斑”、“村里来”、“菜子花”等,其蝶、花莫不栩栩如生,终于渐成自家体系,他画过许多蝴蝶图,最有名的一幅是《百蝶图》,并从此在画坛留下了“滕派蝶画”的美名。

  李元婴之“滕派蝶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独创一门,它始创于宫廷,后由宫廷流入民间,并自守一格不失本色。我国历代画论、画史典籍如《历史名画论》、《宣和画谱》、《中国绘画史》、《芥子园画传》等著作,都对此多有记述。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6 12:11, Processed in 0.063108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