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6586

查看

1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详细的西平李氏世系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7:52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始  祖:晟公字良器(727-793)祖思恭,父钦。生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丁卯岁公元 727年正月初一,原陇西洮州临潭人,后移徒京兆,唐朝名将,年18从军,大历初为金吾神策先锋都将军;建中二年辛酉岁公元781年任神策兵马使;建中四年癸亥岁公元783年为行营节度使;兴元元年甲子岁公元784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平章事;六月封司徒中书令上柱国;八月封凤翔陇右节度使,观察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兵马副元帥,由武绩功累至改封西平郡王,食邑1500户;贞元三年丁卯岁公元787年拜太尉中书令;贞元五年己巳岁公元789年九月图像凌烟阁;贞元九年癸酉岁公元793年八月四日卒于位,享年67岁,册赠太师,谥忠武。德宗遗致旨十二月十六日奉勅葬于京兆府高陵县奉正原。

元配张氏赠萧国夫人,与晟公合葬高陵。
续配杜氏封郑国夫人,与晟公合葬高陵。

三配王氏名玉贞封晋国夫人,愬公生母早卒,由王氏抚养长大;
再娶刘氏、萧氏,俱诰封夫人(刘氏、萧氏只有雷阳鹿洲李氏族谱记载有)。
生十五子俱显贵:侗、伷、偕,早世;四愿、五聰、六摠、七愻、八憑、九恕、十憲、十一愬(=诉)、十二懿;十三聽、十四惎、十五慇;十六怤、十七應,程州刺史、十八思,太子中舍;

二世祖:憲公字章武(762-829),晟公十子,生于唐代宗宝应元年壬寅岁公元 762年二月初一,荫补洪州(今南昌)刺史,起家太原府参军醴泉尉,迁卫绛二州刺史,入为宗正少卿,出为江西观察使(四品),泰和元年丁未岁827年迁岭南节度使(从二品),兼太府卿,兼御史大夫,后解组寓居宜春郡,平生仁孝喜儒,以礼法的矜,以自行称善,正律令理大狱无罪者众。以长子游兵兴有功,宪公被追封为定国功臣,陇西郡公。太和三年公元829年八月十三薨于岭南官所,享寿68岁。《回鹘道里记》“宪,勋伐家子,所历皆以吏能显,政绩暴著。善治律令,性明恕,详正大狱,活无罪者数百人。卒官下”。其长子李游奉唐文宗李昂之敕,执绋挽歌,车马载道,迎父柩归葬袁州分宜县化全乡十二都红花仰猿腾岗,野猿攀果形,壬山丙向,有石碑篆刻云:故唐功臣节度使陇西公墓。二石翁仲狮象麒麟列于墓前。祭亭祠堂墓道,一一齐备,乃给田庄守护,西平庄是也三氏同葬栗山。李宪的墓历代都有后人祭扫,明朝未年,崇祯元年(1628年),有屯田军人之后裔朱华一、伍小三等借山下屯田为由,砍树开窑,侵至红花仰下。白芒李族生员李绍渊、李绍元、李甲爔、李密孙、岁贡李美等为护坟山,至分宜鸣鼓具告,县判罚惩封山。朱上诉至府,府以唐至宋元已历千年,况无七十二亩山地之契证,遂判以百步以外断为官山。李氏七族,合族愤然,时游公后裔谷平(今吉水谷村)李族势力最大,为官者众。兵部尚书李邦华、行人司行人李元鼎、浙江道御史李长春、福建道御史李日宣、与白芒族人合名“李同孙”,上书巡台。要求重惩朱华一,还李氏坟山。其文犹存。文风激昂,情理交融,读来激切感人!

元配张宗茂女系德宗甥女,张氏诰封秦国太夫人,生一子:游。仲荣谱载生:游、锴;
续配韩氏封赵国夫人,生六子失考;

三配符氏生四子:焕、锴、楷、埴。仲荣谱载生:焕、楷、埴;
四配司马氏封吴国夫人,生子:欲、绳;

TOP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4-5-10 07:53 | 只看该作者
陇西郡公李宪是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受封为“西平郡王”的李晟之子;是入赣李姓始祖。李宪字章武,生于唐宝应壬寅(762)年二月初一日。元和壬辰科(812)年进士。李宪自幼明达仁爱,精通儒家经典和法律。先是任太原参军,礼泉县尉,继任襄阳从事。吴少诚割据淮西,李宪用谋略一举平定。唐元和八年(813)授卫州刺史,后升迁为光禄寺卿。因政绩卓著奉调入朝为宗正少卿。
长庆元年(821)唐穆宗即位,将大和公主嫁给回纥,李宪为副使出使回纥。至两地和亲,不辱使命。
宝历丙午(826)年授检校左仆射散骑常侍兼大府卿;并出任洪州剌史,江西观察兼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大和三年(829)八月逝世,享年六十八岁。封赠为“陇西郡公”。唐穆宗亲自题词御赞:
将门英杰,相国威风,承亲惠泽,律学能通,
兼全文武,克绍忠公,复赠陇西,垂裕无穷。
李宪初娶驸马张茂宗之女,唐德宗外甥女。再娶韩氏;生六子:游、焕、锴、楷、埴、欲。三娶司马符少卿之女生一子:绳。七子都荣贵显达。长子李游为江西袁州(宜春)剌史,进爵“宜春侯”。于是李宪若孙历代都在赣西及吉安等地繁衍,至今四十多世约50多万人。这些后代子孙都尊“西平郡王”李晟为1世祖。“陇西郡公”李宪为入赣始祖。
三世祖:游公字观业(796-888),宪公长子,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丙子公元 796年,幼承父荫,任江西袁州宜春刺史,长庆四年(824年)进士,中和光启间讨黄巢有功,僖宗勅封进爵宜春侯,卒于僖宗文德元年戊申岁公元888年,卒郡人立庙东门祀之哀宗皇帝御葬袝厥考墓左,葬分宜县集云乡九都嘉田里南田,猿腾冈蜈蚣形丙山壬向;建祠于现在的宜春市万载县康乐镇康乐街十字路
配万氏、妾戴氏、宋氏,三氏俱附葬,次妣宋氏生三子,长服、次丕、三蟾;
配万载朱氏,祔其地界安福境十余里,今袁州东门李宗阳祔,具载地图。子三:服、丕、蟾;
三世祖:焕公字观文(800-874),宪公次子,生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公元 800年,另一记生于唐宪宗元和二年丁亥岁公元807年三月二十,任南城尉,建昌府通判,居瑞州上高上会,后实斋八代孙德荣迁衡北开房鼻祖,又九代孙绍先迁衡勾东房鼻祖。卒于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公元 874年,与妣张氏同葬虎形,
配王氏夫人生二子:仁富、仁寿;
三世祖:锴公字观正(803-885),宪公三子, 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未公元 803年,另一记生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庚寅岁公元810年六月初三,居栗山徙分宜白芒,任将仕郎,静江府阳朔主簿,父陇西公先于分宜县南十里作庄,置产辟地,为庐引流种树,为游观之乐,后以是庄付之,因观太平双峰之胜,流水九曲之奇,可以世居,遂再徙家焉,土名白芒,扁曰太白坊,卒于唐僖宗光启元年乙巳公元 885年,葬分宜白芒里社背鸦形;
配秦氏夫人,葬鲤鱼游塘形,生四子朝贵、仁贵、文沅、文约(沅约二子待考);
三世祖:楷公字观式(805-890),一名宣,宪公四子,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乙酉公元 805年,另一记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癸巳岁公元813年九月初九,任广东东莞县丞,建安始祖,兵与扰攘,置有切郡,人德之以后,立庙于东门,薨戊申,另一记薨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公元 890年,葬分宜集云乡,九都丙山壬向,水流乾。蜈蚣形堆肉案;
娶袁氏、蓝氏,罗氏,生二子:骞、伟;
三世祖:埴公字观化(808-880),宪公五子,生于唐宪宗元和三年戊子公元 808年,另一记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丙申岁公元816年十月初二,任端州知府、江州瑞昌令,瑞昌刺史,后裔分布:建阳、兴业、东湖、大鱼港、龙兴、荆州、饶阳;卒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公元 880年,
妣除氏生子名:衍;
配江氏生二子:幄(渥)、先;
另一载配高氏:生三子名:蕴、衍、蔚;
埴公其曾孙李洋三居今安徽芜湖市;八世孙李贵五居广西宜山县,唐时属岭南辖李贵十居今安徽泾县;十世孙李十二居今安徽太平县,十二世孙李良一,良二,良三,良四,良五,良六,俱居今安徽南陵县。芜湖,泾县太平,南陵,唐时均属江西南道的宣州管辖;
三世祖:欲公字观行号西平隐士(810-886),宪公六子,生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庚寅公元 810年,居永新深坊,任德化县县尹,赠光禄寺主簿,卒于唐僖宗光启二年丙午公元 886年;配刘氏生一子:旭(天福间登第居井源);
三世祖:绳公字观远(达)(817-878),宪公七子,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公元 817年,另一记生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壬寅岁公元822年八月十六,卫尉少卿,陇西侯,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公元 878年与妣左氏同葬凤形,生一子:珪(圭);
四世祖:服公字元膺号三经居士(827-?)),游公长子,生于唐文宗太和元年丁未岁公元827年正月十八,居朋田应南,(分宜县志记载:居分宜即今隶属邑南下午村,服公治易诗书教授弟子累徴不应,因唐亡不仕二朝,才以隐士身份出现在分宜县志上,南唐李后主诏賜以粟帛,赐号三经居士),葬分宜县密竹里山下蛇形庚山甲向;
妣刘氏葬分宜西源琥形,生三子:赓、殊、赛;
四世祖:丕公字伯泰号三农(829-929),游公次子,生于太和三年己酉岁公元829年,主簿始迁徒福塘,任福塘德化县令,南京资政大夫,后为昭义大将军,后隐居号三农,卒于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己丑岁公元929年,葬卢陵官庄(土並)塘下鹅鼻石尾,甲山庚向。
配周氏,葬乌东花园场内,壬山丙向生二子,长迈、次遵;
妾罗氏,葬(土並)塘下上村壬山丙向;
四世祖: 蟾公字伯达,字仲明号三卜居士,游公三子,迁徒河源,葬茶陵;
配廖氏,
妣张氏,生三子承穗、承稔、承秘;
四世祖: 蟾公字伯达,行列十三,游公三子,居袁州白芒,,葬茶溪;
配夏氏,生三子承穗、承稔、承秘;
四世祖:仁富公字念升,焕公长子,
配刘氏生四子:令从(字开稳居瑞承州)、令惠(字开谟居瑞州)、令恺(字开烈);
四世祖:仁寿公字伯玉,焕公次子,
配张氏生三子:令宰字季典、令相字季献;
四世祖:朝贵公行小五(872-?),锴公长子,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壬辰岁公元872年,进士,安成(今安福)知县文林郎,居栗山,卒于后汉乾佑年间,葬分宜;
娶黄氏,生于唐咸通年间,卒于显德年间,葬分宜,生三子:令祥、令皋、令邦;
李朝贵,字念伦,生于唐宝历乙已年(825)八月十五日酉时。乾符戊戌科(878)进士,儒林郎。大器晚成,时年五十有三。受命安成知县。
由于李朝贵任安成知县时“法有定制,恩有特施;爱民守已,贤声愈著”。深得县民拥戴。任期十载,两袖清风。年事已高,于光启四年(888)卸任。因嘉安成山水秀丽,民风淳朴,便仕笈安成六都栗山,娶妻分宜洋桥黄氏。分别逝于乾宁甲寅年(894)正月二十日;光化已未年(899)十月六日。葬六都栗山、棋山。其子孙星散安福浮山、江溪、上沅、庐陵、湖南等地。
唐光化辛酉年(901)唐昭宗皇帝李晔下诏褒扬:
诰赠安成知县讳朝贵公诏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亲民之政,惟县治为甚繁;锡命之荣,在司封为甚重。法有定制,恩有特施,凡沾旌异之名,必在褒嘉之列,顾明扬于已试,实示劝於将来。尔江西吉安府安成知县李朝贵,早登科第,旋领邑符。治剧剥繁,才既优於集事;爱民守已,心忧切於奉公。荐剡交腾,贤声愈著,宜申恩典,以示褒荣,兹特进尔阶文林郎,准其卓异,旨即升赠奉直大夫;妻黄氏,淑慎有常,封为恭人。尔祖父母皆任爵位,先后诏赠。今赐尔敕,乃昭贤劳。钦哉。唐光化辛酉年十一月十六日   给
四世祖:仁贵公字念安,锴公次子,生于唐咸通年间,唐僖宗中和元年辛丑岁公元881年进士,居安福荘山,授承事郎,卒于后汉乾佑年间;初配张氏,续配彭氏生于唐咸通年间,卒于后周显德年间,葬分宜上塘之原,三续谢氏生于唐僖宗乾符年间,葬六都田拱山;生三子:令顺、令恭、令旻(雯);
四世祖:骞公,楷公之长子,新喻泉塘派,景佑中追赠大理评事,葬中山,配张氏生三子:谠(衡阳县宰)、让、谊(议) (知建昌);六世孙言容居新余水口,谐居丁田
四世祖:伟公,楷公之次子,生子名:华;
四世祖:衍公,埴公长子,任光禄少卿,依母居徐宅,龙兴东湖大渔巷派,生三子 :允、亢(居龙泉)光;
四世祖:蕴公,埴公长子,生子名:琛;
四世祖:幄公,埴公次子,生二子 :谊、宣;
四世祖:蔚公,埴公三子,生子名 :琢;
四世祖:旭公,熔(欲)公之子,居井源(徙分宜双源);生三子:令仪(吉州安成(今安福)剌史,居安成(今安福)城东江南)、令盛、济;
四世祖:珪公字少卿,绳公之子,分宜派,公因父葬分宜与兄游家袁城东,殁后并卜葬其地,
附袁郡沙子巷家庙,生三子:谂(分宜县志作:稔)、庆、效;

五世祖:赓公,行千一,服公长子,
配张氏,生一子名:藻;
另一载配柴氏,生二子名:通源、深彭;
五世祖:殊公字同老,行千二,服公次子,
配宋氏生二子名:浩、浚;
五世祖:赛公,行千三,服公三子,随母居分宜夏牛,生一子名:浚、仵;
六世祖:藻公字道源,赓公之子,生子名:森;
六世祖:浩公字道渊,殊公之长子,生子五:昭戬、昭度、昭伾、昭昉、昭斝;
六世祖:浚公字道深,殊公之次子,生子名:昭质;
六世祖:仵公,赛公之子,生子名:陆;
七世祖:森公字仕林(士林),藻公之子,宣德郎,庐陖朋田派,生子名:光瑞、丙炎; 13代失考,国祥;
七世祖:昭戬公字审思,浩公长子,宋端拱戊子进士,庐陖朋观派,一说丰城湖茫派;生子名:肃;
七世祖:昭度公字审法,浩公次子,宋太宗端拱元年戊子岁公元988年科进士,朋田、朋川派;
七世祖:昭伾公字审言,浩公三子,朋田、朋川、大平、风林、清山派,其下子隆迁衡,是泷桥房鼻祖;
七世祖:昭昉公字审正,浩公四子,朋田、朋川、大平、风林、清山派;
七世祖:昭斝公字审礼,浩公五子,庐陵朋观派;
七世祖:昭质公字审文,浚公之子,分宜陇上派;生子名:念;
八世祖:光瑞公,森公字仕林之子,徒南昌丰城后,渊迁衡山景竹冲房鼻祖,生子名:俊;
八世祖:丙炎公,森公之子,生子名:谘、一;
八世祖:肃公,昭戬公字审思之子,生子名:世望;
八世祖:念公,昭质公字审文之子,生子名:定;
九世祖:谘公,丙炎公之子,生二子名:视、德誉;
九世祖:一公,丙炎公之子,生子名:次;丙炎公--一公--次公--心公—豆公—恣公—懿公--德誉;
九世祖:世望公,肃公之子,生子名:光弼;
九世祖:定公,念公之子,生子名:松;

五世祖:迈公字季行(848—?),丕公长子,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戊辰岁公元848年,任阳朔县主簿,唐咸通癸未4年(公元863年)举进士,后为兵部尚书,居福塘村,葬南塘罗家仙;
配袁氏;
续罗氏(850-?),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庚午岁公元850年,葬鳌口,生一子名:暹;
五世祖:遵公字季循,丕公次子,公元853年唐宣宗大中六年壬申生,殁失考,主簿居江西庐陵福塘吉水高村,赠刑部司务,葬庐陵朱家坊金竺峯下,土名杨梅冈荒塘。
配杨氏葬鳌口冈渔翁撤网形甲山庚向,
续妣郭氏葬小竹坑禅寂院,生二子:奇、华;另一说宠、华、,三四五子仍居吉州坝上;丰家觜李氏四修支譜记载遵公后唐同光四年岁次丙戌公元 926年移居吴西吉州吉水县泰和坝上,生有五子:华、祚、禄、祈、禧;
六世祖:暹公字永旭(884-?),迈公之子,生于唐僖宗中和四年甲辰岁公元884年,居庐陵福塘,殁葬昭塘;
配赵氏葬苦竹坑,生四子:宾、谋、许、洎;
六世祖:奇公字粹甫(806--?),【唐元和十五年庚子(820—)】遵公长子,
妣马氏以汉相、汉林,功赠封蓬国公,妣追封懿惠夫人,夫妻同葬神冲不头,黄蛇出洞形丙山壬向。生六子名:文坚、文光、文禄、文信、文萃、文用;
六世祖:华公字集美,遵公次子,生于唐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岁公元860年,一说: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庚子生,殁失考,葬吉水五十九都邓岭皆双堆脑罗宅仓前园内,辛山乙向。二世登科,五世为大夫,
配邢氏,葬高村鳌口祖姑莹侧桥下园内坎上甲山庚向,生三子:长庚、次唐、三庆;一谱记生五子,长次失考
七世祖:宾公字廷臣(904-950),暹长四子,生于唐昭宗天祐元年甲子岁公元904年,卒于汉隐帝乾祐三年庚戌岁公元950年;
配郭氏生子名:光祖,葬周湖,庐陵福塘游田派;馀;
七世祖:谋公,暹公次子,大平南坑派;
七世祖:许公,暹公三子,隆兴西湖派;
七世祖:洎公,暹公四子,安福章山派,后世孙祜迁东安沙井头后代祥滋勉迁衡祥派山冲房,
滋派南谷房,勉派渡头坪房;
七世祖:文禄公字崇贤,因子功赠封公爵,奇公字粹甫之三子,妣平氏以子贵追封淑德夫人,
葬锁石杨梅岗,生三子名:汉相、汉林、汉选;汉林公功赠封蓬国公,妣追封懿惠夫人,夫妻同葬神冲不头黄龙出洞形,丙山壬向。
七世祖:庚公字祖仁,华公长子,居吉安府城隍冈,坡基尚存,黄州槎滩、鱼梁等派。生一子庆袭。丰家觜李氏四修支譜记载庚公生二子:衍、行;
七世祖:唐公名世春字祖尧号承事行唐四,华公次子,生于唐昭宗乾宁四年丁巳岁公元897年,一说:公元907年后梁开平元年丁卯三月生,盘谷谷村派,赠宣讲侍郎生,后唐明宗天成二年丁亥岁公元 927年三月自吉水高村迁徒谷村开基,旧宅有税三十六贯,葬谷村心杉山老大祠后,已山亥向,宋度宗咸淳七年辛未1271裔孙殿讲秘承应革立石。配周氏宜人,泥田人,葬万家山,庚山甲向,生三子长光璿(读璇)、次光璨、三光澈(王旁)。另外湖南嘉禾谱记载,续配韩氏生三子:千护、千秋,徒居安一乡等处、千林,徒居湖南省临武虾塘等到处。千护公任桂阳郡守,先居桂阳城南,后迁于富乐乡星溪大村(今属嘉禾),子孙散居湘南桂阳、宁远、嘉禾、新田、临武、蓝山、道县、郴州、宜章等县。自唐公始旧谱字辈如下:西平千护:世光孟行(仁)廷延宣,明最仲念信(文)士兴,元时家声
礼乐先,均(善)嗣尚彦思孔子,应居春景道贤良,运启光昌宗本大。
七世祖:庆公名世荣字祖寿,华公三子,庆历年间(1042-1048)登弟,为正议大夫,吉水高村七里派。
八世祖:光祖公字宗一(929-?),宾公之子,生于后唐明宗天成四年己丑岁公元929年八月初二,居福塘,配谢氏生二子名:勉、克;
八世祖:馀公,宾公字廷臣之子,生子名:亮;
八世祖:汉相公字良佐号华山,生于唐会昌元年(841)辛酉四月十四日,文禄公字崇贤之长子,以平岭南狂寇有功,受封金紫光禄大夫,中和时复奉诏平三王乱,战胜于架凤楼.葬龟爻水尾岭宅后狮形二排,坐东向西。
妣景氏与夫同葬,生二子名:少勇、少通;
八世祖:汉林公字良举号静庵法号宏选,生于唐会昌三年(843年)癸亥十一月十七日,文禄公字崇贤之次子,生子名:少卿;
八世祖:汉选公,文禄公字崇贤之三子,生于唐会昌六年(846年)丙寅八月十五,终生未娶,素性慕禅,得道于开山寺。修真炼道得曹溪秘传,游开山振锡出泉屡有神异赐开山得道紫衣大德禅师,寺名护国禅寺葬开山寺后五龙庵五雷击鼓形巽山乾向。
八世祖:衍公,庚公字祖仁之长子,生三子名:朝敬、朝德、朝坚;
八世祖:光璿字孟玑,唐公长子,妣黄氏生二子:龙、宠;
另一记载光璿字从隐(923--?),唐公长子,居临汝,后徒丰城湖茫,九十小隐,迁余干三塘;生子名:谦、承;
光璿(公元933—985):唐之长子也,字孟玑,行三。后唐长兴四年癸已八月廿五戌时生,宋雍熙二年三月十七申时殁,葬本里谷村罗家山辛山乙向。

娶罗氏(公元938—961),后晋天福三年戊戌生,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殁,与夫台葬。生子二,谦、宠。
南冈李氏谱载:光璿讳继德字突秀,徙龙兴大鱼港即今南昌,配徐氏生子名:承;光璿公位下昴公十传至松高公徒赣县赤硃岭又四传至素公徒0头又四传茂正公居赣县中牌;
八世祖:光璨字仲明,唐公次子,以差税居吉安安福顺化塘,今延福路口上族即是其裔,生子名:用、宗;
南冈谱载:光璨字曰秀讳继亿,与父同居谷坪以差税移居吉州奔徙延福路口,
配黄氏生子:用;
八世祖:光澈(王旁)字季琛(季珍),唐公三子,后晋时人,公元928年后唐明宗天成三年戊子生,殁失考,任晋团练使,葬谷村池东下手罗家山。
配王氏,葬黄橙溪根基山李绅園丙乙向,生二子:秦、河;
八世祖:千护公字守真(928—994),唐公之四子,生于后唐天成三年戊子七月二十五日子时,殁于宋淳化 五年甲午三月十八日*时。葬于嘉禾县星溪村二象交牙形坐西,庚山甲向。北宋开宝年间中进士,授桂阳郡守,先居桂阳城南,后迁富乐乡星溪(今嘉禾县境内),最后安家荷叶(今荷叶乡),
妣卢氏:(926—990)生于后唐天成元年丙戌八月十五日寅时,殁于宋淳化元年五月初三日未时,享年六十四岁,葬于嘉禾县大塘头村里湖塔下美女抛梭形,甲山庚向。
续配韩氏所出,生五子:孟庄、孟萱(回迁吉水)、孟荟、孟芳、孟懿(居广东);
李千护公通谱排行:千孟行仲仁.用文才士太.涛民善希时.惠贵子卿以.克志春玉开.芳荣显祖宗 (以上为老屋大塘头房谱排行,以下为通谱排行"造"字辈为31代,) 造物资陶铸//民彝气至刚//经纶襄育煦//基序溯源长//高峻赓崧岳//睦雍颂棣棠//谋贻绵燕绪//宝鼎祝馨香//望族繁兰桂//华旭灿中原//诗书兆英杰//乾坤树栋

梁//科教兴邦囯//群雄啸傲攀//纵横擎禹甸//护裔振龙寰//
九世祖:克公,光祖公之长子,生三子名:恒、泰、復;
九世祖:勉公行申四(951-?),光祖公之次子,生于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辛亥岁公元951年十月初八,配郑生二子名:巽、兑;
九世祖:亮公,馀公之子,居福塘,生子名:舒;
九世祖:少勇公字义夫,汉相公字良佐号华山之长子,父子从戎尽忠报国封勇天将军,殁葬杨柳大龟形坐南向北,至今庙食东华山。
妣王氏与夫同葬,生子名:知刚;
九世祖:少通公字达夫,汉相公字良佐号华山之次子,公神明骁勇,威武奋扬,以功封平蛮将军,葬杨柳大龟形,坐南向北至今同享祀于东华庙。
妣马氏与夫同穴而葬,生子名:知徴;
九世祖:少卿公字相夫,生于咸通二年辛巳公元 861年十月十五日,一载生于唐僖宗乾符三年丙申岁公元 876年十月十五日。汉林公字良举号静庵法号宏选之子,随父从戎戡定祸乱,封镇天将军 ,葬鹿角李家平至今土主于东华庙即镇天王是也。
妣卢氏葬临武太公钓鱼形生子名:知彰;
九世祖:朝敬公,衍公之长子,生一子名:恒;
九世祖:龙公字从云,一字献瑞(961--?),光璿公长子,由延福路口徙居江西吉安泰和县铜枧乡饭箩村,
妣陈氏生四子名:令誉、令名、令闻、令全;
九世祖:宠公行宠七,光璿公次子,生于宋太祖乾德四年丙寅岁公元966年四月初六日丑时,
妣杨氏,同葬吉水十二都乙山辛向,生四子名:成、宝;
宠公(956—996):光璿仲子,行宠七,治诗经,未食王禄,后周显德二年丙辰六月十五于时生,宋至道二年丙申三月十八戌时殁,葬现住上廒虎形申向,
娶王氏后汉乾佑元年丁未生,宋景德二年,乙已六月十一已时,葬本里杜家山蛇形已向,生子七:成、昱、晃、  、冕、高、升。
九世祖:谦公,光璿公之子,(居江西的抚州赤南门)生子名:复谋;
九世祖:承公,光璿公之子,
配袁氏,生二子名:伦、棠;
九世祖:用公字宗萝号清源居士(1023-1093),光璨公之子,生于宋仁宗天圣元年癸亥六月十五,春秋博学宏词素有令闻,宋仁宗皇佑四年壬辰公元1052年科进士,终于宋哲宗元祐八年癸酉八月十一,
配钟氏赠夫人(1024—1090),生于宋仁宗天圣二年甲子岁正月初十,卒于宋哲宗元祐五年庚午年十月初一,生二子:逊、硕;
九世祖:宗公,光璨公之子,生子名:迪;
九世祖:泰公字宗岱,南冈谱字宗洒,光澈长子,赞善大夫,任刺史,生子名:兴;
九世祖:河公字宗源,光澈次子,后汉时人,公元949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己酉生,殁未详,葬谷村山湖路东,是用先三叔店背大樟树下壬向,即今湖塘。
配曾氏墓在隐原梅岡,续杨氏葬谷村蒐岗头大路北塘边,生子名:遂;
九世祖:孟庄公字莅子(946—1004),千护公字守真之长子,生于后晋开运三年五月十八日午时,居宁远,殁于宋景德元年甲辰十二月十六日午时,葬于炉下岭鸬鹚下滩形,甲山庚,享年五十八岁。
妣樊氏:(946—996)生于后晋开运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子时,殁于宋至道二年五月初三日已时,享年五十岁,葬于桂阳县瑶溪。
续妣蒋氏:生殁失考。
三妣骆氏,生殁失考,葬于漕子冲、坐南。生五子:行逾、行辽、行进、行敖、行回。
四妣姚氏妙姑娘,生于后周广顺元年辛亥(公元951年)八月初六,殁于宋乾符三年丙申(公元876年)六月十三日亥时,享年六十岁。生比卒迟待考。葬于宁远县东城巷鸭石。生三子,伯晚、仁晚、胜晚(胜晚即宁远礼仕湾派下)。
九世祖:孟荟公,千护公字守真之三子,分居临武及荫溪禾仓堡等处,生子名:仁漕;
九世祖:孟芳公,千护公字守真之四子,居嘉禾大塘头,生子名:行游;




五世祖:承穗公,蟾公长子,生子名:肇荣;
五世祖:承稔公字元封,蟾公次子,登进士弟,
妣范氏生二子名:宽(居吉安小市头)、实;(卢陵膠林派);
五世祖:承稔公(826-?),蟾公次子,生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丙午岁,居白芒,登进士第,葬祔蜈蚣形;
配萧氏,生子二,德澄、德清;
六世祖:肇荣公,承穗公之子,生子名:膺;
六世祖:德澄公字涵用又字兰碧(854-?),承稔公长子,生于唐宣宗大中八年甲戌岁正月初七日子时,赘泰和三万石同陂庄居焉,葬门前田中辛向,德澄公墓今还在。
配庠生萧能中女淑娥(856-?),生于唐宣宗大中十年丙子岁六月初一日寅时,夫妇合葬本居下首月塘沿上莲花形乙山酉向;
续配罗氏。生二子:文沈、文绪;衡阳常宁侃行房李致华宗亲提供,生三子:澡、沈、绪;绪公生行恭,与文绪生行恭以下派系相同。
六世祖:徳清公,承稔公次子,生子名:蓝;
七世祖:膺公,肇荣公之子,生子名:鑑(徒醪村)另一谱载:肇荣公生鑑;
七世祖:澡公,文绪公长子,生子名:盒;
七世祖:文沈公字凌霄,徳澄公长子,葬五十一都刘家庄壬丙向;配周氏生二子:行仁、行己;
七世祖:文绪公字凌云,徳澄公次子,分宜白芒派,其下至定迁衡夹板房,葬五十一都筲箕山未坤向;
配王氏,葬刘家山蛇形,生二子名:行恭、绰;吉水银塘派的开基祖,也是李家坊及富厦的开基祖;
八世祖:鑑公,膺公之子,生于北宋庆历六年丙戌岁(公元1046年),景佑元年甲戌1034年贾点榜进士,(出生与中举有疑),为金紫光禄大夫之位,享二品厚禄,醪溪李崇本堂开基祖,鑑公祖居地河源山地交通不便,就将家从河源南头岭往东南迁移到赣江边的吉州庐陵城居住,在城西建了座雍和坊,在距城西30多里的泸水河边一座叫永兴寺的庙中游玩时,他发现这里地势开阔,土肥草美,舟船便利,便在寺旁盖了几座简易的房屋,闲暇时到此居住。
配刘氏生六子:三子名元常,后裔宋由河源南头岭徒安平;
八世祖:盒公,澡公之子,生子名:盖;
八世祖:行仁公,文沈公长子,生子名:纲;
八世祖:行己公,文沈公次子,生二子:绍、统;
八世祖:行恭公字虚中(卢中),“卢“繁体字盧,和 “虚”字差不多,是有笔误之处,文绪公字凌云之子,居新喻(即现在的新余)泾蓝村,葬同陂州上;
配胡(廖)氏生二子名:维、宝之;有可能文绪公居分宜白芒有误之处,爷赘泰和三万石同陂庄居焉,孙葬同陂州上,不知文绪公为何居分宜白芒? 会否文绪公到分宜白芒做官入籍?

九世祖:元常公,鑑公之三子,在临江(今樟树市)任参军,生四子:次子名彦燮;
九世祖:盖公,盒公之子,生子名:泰;  
九世祖:纲公,行仁公之子,生二子:公行、道行;
九世祖:绍公,行己公长子;(旧谱失考);
九世祖:统公,行己公次子,(旧谱失考);
九世祖:维公字正邦号同(桐)溪,行恭之子,吴大和元年己丑岁公元929年中进士第,于公元930年任淮东道江都县令,卒于任归葬同陂乌鸦泊田形辰山戌向(墓今还在);
配胡氏笃柔,葬祔乌鸦形,生三子:俢行、侃行、希行;
九世祖:宝之公,行恭公字虚中之子,生子名:怀道;


五世祖:令祥公字开献号尧辅,朝贵公长子,
配王氏,迁徙庐陵栗山;
五世祖:令皋公字开廷,朝贵公次子,为泮宫冠带,
娶曾氏生二子:徳庸、徳昭;
五世祖:令邦公字开逵,朝贵公三子,唐五经大学士国子监司业,
配欧阳氏生二子:庆、祥;
六世祖:徳庸公字炳章(890-961),令皋公长子,府庠生,补贡士,生于唐昭宗大顺元年庚戌岁,卒于宋太祖建隆二年辛酉岁,葬河源,
配曾氏,生于大顺年间,卒于乾德,葬宜春,生三子:文炜、文钱、文瑊;
六世祖:庆公字济世,令邦公字开逵之长子,寿五十,葬高碑,生子名:昭美(韶美);
七世祖:文炜公字日照(913-?),徳庸公长子,生于后梁末帝乾化三年癸酉岁,赠征仕郎,卒于宋太祖开宝年间,葬分宜,娶朱氏,生于后梁末帝乾化年间,葬分宜,生子名:馀(余);
七世祖:文瑊公,徳庸公之三子,生子名:庆;
七世祖:昭美公(诏美)字遇期,庆公之子,年十八登进士,享年三十二,生子名:绽(绪);
八世祖:馀(余)公字衡趾,文伟(文炜)公之子,赠征仕郎,
配张氏生二子名:简、篆;
八世祖:庆公,文瑊公之子,生子名:路;
八世祖:绽公字永川,昭美公之子,岁进士,性嗜梅,上情下达梅轩以居,图书四壁,悠然自得,殁葬舍头南塘,狮形,甲山庚向,
配水氏生子名:承德(德成);                                             
九世祖:简公字慎五号轩堂,,馀公之子,宋太祖开宝四年辛未岁公元971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授征仕郎,诏立龙池堂匾,
娶朱氏,俱生于周显德年间,殁于宋天禧年间,葬春振,生三子名:品题、品岳、品望;
九世祖:路公,庆公之子,生子名:品庄;
九世祖:承德公(成德) 字善全,绽公之子,乐道忘势以终天年,生子名:本;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5 07:38, Processed in 0.053161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