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8696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go

也说五华李氏族谱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1:59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本文转载而来,谨供参考用。

民间说法:李氏乃皋陶之后。宋代火德公系唐太宗一脉相传,火德公乃李氏南渡入闽上杭之始祖也。

火德公南渡以来,其子孙在福建上杭建李氏大宗祠,香火不断,后代生齿日繁,逐延续四方。根据上杭《李氏族谱》记载:李登辉、李光耀、李嘉诚等均为火德公之裔孙。

根据上杭李氏族谱记载:火德公生于1206年(南宋开僖2年)。今年是火德公800年寿诞年。

李宗吾说 “我李氏系火德公之后,由福建汀州府,上杭县,迁广东系应州长乐县(梅县),时则南末建炎二年也(1129年)。”

这就和现在的上杭族谱记载有了点分岐。其时,火德公还没有出世呢。

李宗吾又说:“时则南末建炎二年也。广东一世祖敏公.二世祖上达公……十五世润唐公,于雍正三年乙已(1726年),军家入蜀,”掐指一推,15代人,何至于长达600年?就是响应晚婚晚育,也用不着都熬到四十岁讨婆娘。

15代人大致也就400年以内(上推:元代中期至明代初期),由此推论:“广东一世祖敏公....迁梅县”应该在1326年以后。
由此可见,此处文字李宗吾确实没有细致推敲。


按照上杭族谱所记载,上杭李氏进入梅县是“火德三子三三郎之孙能远自福建迁程乡(今梅县)石子岗马料井,其子七十九郎于明永乐年间移居东厢羊子岭。后世分迁于石岭、坪塘、龙田、蕉坑等处.”

永乐年为1403年至1424年,因此能远进入梅县大致应该在1400年以前,这才和“广东一世祖敏公”迁广东(梅县)(1326年以后)大致对得上号。



只是上杭族谱所载能远公为火德公之第四代,由火德公出世(1206年生)到能远公出世应该在一百年左右,再加上“广东一世祖敏公(能远)”的迁闽必定是在他成年的事情,因此,“广东一世祖敏公(能远)”进入梅县也因该是在1326年至1403年这段时间。

但族谱这种这种东西也是极靠不住的。因此,这一段文字也只是茶余饭后的乱摆龙门而已。


二)

“……十五世润唐公,于雍正三年乙已,擎家入蜀,住隆昌县萧家桥,时年六十一矣。是为入蜀始祖,公为懦医.卒时年八十二,葬萧家桥,后迁葬自流并文武庙后之柳沟坝。”

富顺代寺过去十多公里便是萧家桥。文武庙就在现在同心路国美对面右方附近。康雍年间是湖广填四川的高潮。

“ 二世祖景华公.与其兄景荣,其弟景秀三人,于乾隆二十二年丁丑,迁居自流井,汇柴口,一对山,地名糖房湾。故我现在住家仍在汇柴口附近。”



景华公死葬贡井清水塘。相传公在贡井杨家教书,于东家业内觅得此地,东家即送与他。公谓此地必发达,坟坝极宽,留供后人建筑,坟坝现为马路占去,余地仍不小。”

自贡的马路是民国年间才有的。自贡地区最早的马路是富井马路。
清水塘是否在青冈林附近?
另《迂老自述》李宗吾有说其父有产业在张家山一带出租。张家山在青杠林以南。这祖坟和田产之地的资料有待挖掘证实。

李宗吾曾祖永仿公与同乡人,在自井修一庙,曰南华宫,举永仿公为总首监修,此南华宫就在现在的成都国美的位置。


距汇柴口数里的会溪桥,可能是在洗脚河上,今为汇东路。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5 21:19, Processed in 0.071787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