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8116

查看

0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go

[转载]"树德堂"观音山李氏溯源

楼主
发表于 2012-5-21 22:2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通州李氏宗谱》记载:李氏一世为守中,二世子美、子威,三世秉昭/省四、秉方(子美--秉昭/省四,子威—秉方),四世富四、富五、富七、富八(秉昭—富四/富七;秉方—富五/富八),五世康五,六世嵩寿,七世台斗,八世钧直,九世少溪,十世爱溪,十一世良,十二世文科(郁如)、文斗、文魁……。吾家先世自颍州忠孝一门。。。代有英贤。。。史册流芳。李氏世系肇自颖州(今安徽阜阳),杳无家谱。自四世富五公颖州避乱,东迁崇川观音山北,子孙繁衍。

    清代康熙葵酉年十月(1693年11月),十二世孙李文科(郁如公)等首撰《通州李氏家谱》;清嘉庆甲子年间(1804年),十五世孙李智、十六世孙李仪、十七世孙李道鹏编纂;清光绪丁丑戊寅(1877-1879年),十九世孙李清敏续纂(据上海的中国姓氏博物馆记载,编号为2106#《通州李氏宗谱》共十卷,由李文科首修于康熙三十一年,李道鹏、李冰鉴等续修,光绪三年木刻本 ,收藏于南通博物苑。)此后一百三十年没有续谱。

    自十四世始,观音山李氏字辈按照“士、志、於、道、肇、敏、洪、公、继、序、思、昌、永、世、克、孝、锡、兹、嘉、福、德、音、孔、昭、长、发、其、祥” 排序。现今名字辈排序为李公□、李继□,李序□,李□思等都是我们的宗亲。

    观音山李氏堂号 树德堂 族联 历代忠与孝 传家读与耕 横批 李府大忠臣;治国应宗圆礼政 传家惟有邺侯书 横批 陇西旧家 祖坟 鹞鹰坟(十二世祖郁如公墓,位于兴仁镇徐庄村通金公路边,现南通精采线带有限公司内)。

    经过我们大量走访后发现,观音山李氏后裔广泛分布于南通市区、观音山、兴仁、先锋、小海、正场马家坝、姜灶夏四店南、如皋花园沈阳村等地 (据说昆明也有与李姓相关的南通街)。从世系垂丝的角度来分析,通州李氏从四世富五公颖州迁通至今天,其人口数量及分布,应该远远超过我们目前掌握的规模。

    据宗谱记载,一世祖李守中以才学入仕,元朝工部尚书(《通州李氏宗谱》中收有皇上诰命圣旨)。据此本人研究了部分元代历史,对我李氏先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从此通州李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

    根据考证,元代工部尚书李守中祖籍安徽颖州(今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四新村天官李庄)李守中有两子,长子李冕(子美),次子李黼(子威)。我祖李黼(读音fǔ府)是元朝状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人,《元史》、《明史》等对李黼有大量的记载:


    李黼,颖州(今安徽阜阳)人,字子威。生于元大德二年 (1298),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元泰定四年(1327)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泰定五年,代祠西岳。后改任河南行省检校官。迁礼部主事,充监察御史。出任江西行省郎中。 充国子监丞,升宣文阁鉴书博士兼经筵官。李黼受命巡视河渠,根据河底淤泥高出地面,提出按故迹修浚。后历任秘书太监,礼部侍郎,外调授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李黼总管九江。盗起,攻陷城多处,造船企图南攻。李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以 忠义激励士气。至正十二年,贼犯,诸守官逃。李黼身先士卒,大呼陷阵。以长木、铁锥沿岸设置刺盗船不得动。遂授李黼江西行省参政,行江州等路军民都总管。盗势盛,其余守臣 弃城而逃,唯李黼独守孤城,亦无援兵。临战之时,江州平章政事也逃。黼登城布战,张弩射敌。盗绕其他城门而入。巷战,李黼知力不敌,挥剑叱盗大呼:“杀我,毋杀百姓!”盗自背后来,刺黼落马。李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百姓闻之,哭声震天。葬其于江州城东门外。追赠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夫、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立庙江州,赐额“崇烈”。



    李黼与李冕之子秉昭叔侄九江之战殉职;李黼死前一年,即至正十一年,刘福通起义,攻克颍州(今阜阳),李黼兄李冕率众抵抗,城陷被执,奋骂就死,史称忠节萃于一门,颍州人民为纪念我李氏一门忠烈,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在颍州建三忠祠,以示祭念。

    安徽颍州城内建有状元祠和状元巷(黼之故居),利辛县汝集镇天官李村有状元坟(李黼衣冠冢),九江也留有李黼当年的踪迹。关于李黼的事迹,《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七《李黼传》、《续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均有详细记载。

    《通州李氏宗谱》记载,秉昭有两子--富四/富七;秉方有两子--富五/富八,富五有三子(康一/康四/康五),富五世系脉络清晰。

    巢湖半汤力寺李氏家谱记载:

    元末明初社会动乱,直系先祖迁居南方。据巢湖半汤宗谱记载,秉方公有二子,为寻源公和绍源公,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自阜阳(颍州)迁居巢湖(至今有已经十八代),见半汤古刹大力寺附近泉壑幽深,林木繁茂,水深汩汩,鸟鸣嘤嘤,诚佳境地,于是卜新居与其下,自此以后,族属渐繁,子孙昌炽,绵延于今,屈指六百余载。半汤力寺李氏宗族而今人口四五千有奇,巢湖市北关门外堪称巨族。……

    古人云,盛世修家谱。通州观音山李氏后人正着手筹备续修观音山李氏家谱的准备工作,为此本人专门注册开通了【通州李氏网】(域名www.tzlsw.net ;邮箱:qqntls@163.com ),该网站正在建设之中。此前,通州李氏后人李公涛、李继建、李继典、张克礼等为家谱续修做了部分前期准备工作。
李姓兄弟,大家好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8-5 23:24, Processed in 0.060585 second(s), 11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