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5913

查看

1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go

湖南省祁东县城连圩乡芦毛路塘李氏家谱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7:28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自曹王起记录如下:

  1代李明(李世民之十四子),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封曹王(曹恭王),被贬黔州任都督、刺史,疑谋反,唐武后时奉旨被逼自杀,于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灵柩归京师葬昭陵。生子五:俊、杰、价、偹、偲。
  李俊(李明之长子),袭零陵王,南州别驾。
  李杰(李明之次子),封黎国公,唐武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则天后以武周代唐,诛杀唐宗室,李俊、李杰在武后垂拱时遇害。唐神龙初(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唐国号,诸王子孙自岭外回还,□诏令李胤(杰之子)袭曹王。
  李价(李明之三子),生一子:李臻(济国公,无后)。
  李偹(即李备,李明之四子),自南州还,帝诏停胤而封备为曹王、卫尉少卿。备招慰忠州叛,殁于贼,无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复封胤为曹王,胤死,胤之子戢袭曹王,戢死,戢之子皋(字子兰),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袭曹王。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反,皋奉母逃民间,走蜀,谒玄宗,由都水使者升迁左领军将军,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三月卒于位,年六十,赠右仆射。皋生三子:道古、象古、复古。道古生四子:纮、绰、绍、绾,皆无后。象古、复古皆无后。
  2代李偲(李明之五子),材勇过人,被诬以罪,流放剑南,后封右武卫大将军,生一子:昌。
  3代李昌(偲之子),生一子:训。
  4代李训(昌之子),生一子:挺。
  5代李挺(训之子),生一子:宗。
  6代李宗(挺之子),生一子:瑜。
  7代李瑜(宗之子),为四川遂州长江(今四川省蓬溪县)令,归葬于眉之丹陵(今眉山市丹棱县丹棱镇龙鸪村),生六子:暀、昵、暕、曙、映、晴。
  8代李昵(瑜之次子),居江西丰城县湖茫,生子二:曰戌(音xu,曰在戌之上,电脑中无此字)、晟。
  9代李晟(昵之次子,非“西平王”李晟 ),生子三:伫、翊、立戈(音ge,左立右戈,电脑中无此字)。
  10代李立戈(晟之三子),生五子:巖、崇、峤、崧、专。
  11代李崇(立戈之子,字广仁),生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唐大顺元年(公元890年)登进士,唐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为荆州刺史,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任洪州刺史,三年兵变罹难,奉旨葬于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其地东止港中流,西止梅员冈,南止车埠港,北止汝池湖,后被毁,此地今为一农机站。生一子:蓬(疏)。
  12代李蓬(又名李疏,李崇之子),登进士,升陆安县知县,后升洪州刺史,弃仕隐于江西临川大岗之桥上,生一子:枢。
  13代李枢(蓬之子),居丰城县正信乡(今段谭乡),生四子:德兴、德义、德广、德仁。
  14代李德义(枢之次子),生一子:涉安。
  15代李涉安(德义之子),生一子:思立。
  16代李思立(涉安之子,字富春),生四子:福、寿、宁、康。
  17代李福(思立之长子,号守敬,字伯雍),究学古经,隐居不仕,生四子:达、宾、贵、广。
  18代李贵(福之第三子),生一子:竦

游客,如果你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TOP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8-1 17:29 | 只看该作者
  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
  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武则天临政,以周代唐,逐杀唐宗亲子孙,曹王明贬黔路中遭逐杀,其子孙被贬岭南。唐玄宗倒周复唐,重掌李唐大权,第一件事就是召回被武周时期被贬的李唐子孙,封官复爵,安抚人心。曹王明的五个儿子俊、傑、价、偹、偲当中,只回来了一个李偹,孙辈回来几个,按照典律,只能封李偹为嗣曹王,李偹卒,无子嗣,长子李俊也无子嗣,次子李傑的儿子李胤顺理成章地袭封嗣曹王,五子偲的子孙无缘封王。唐玄宗末年,安史之乱,唐玄宗被迫逃入四川,曹王明的玄孙、李胤的一世孙、嗣曹王李皋奉诏入川勤王,拜江南东道节度使,镇守武汉。与西平郡王李晟南北呼应,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终于平定叛逆。
  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子孙,在危急全国的“安史之乱”中,同样不甘寂寞加入了勤王之师。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偲的三世孙李宗投军,当首选自己叔叔嗣曹王李皋的勤王之师,随军驻守武汉,后李宗之子李瑜当了一个小官长江令。李瑜生有六子暀、昵、暕、曙、映、晴,次子李昵生有二子,李昵次子李晟(此李晟非西平郡王李晟)生有三个儿子伫、翊、立戈。第三子李立戈生有五子:巖、崇、峤、崧、专。此时已是唐朝末年,各地方武装纷纷割据,时局动荡不定。李立戈次子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翁仲石兽(该墓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废,改建一农机站)。
  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李枢,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其开基祖李贵。
  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现在的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其开基祖李从。
  李贵曾孙李仲文(致由公)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鹅颈大丘大桥李家迁居宝庆武冈龙宫乡三都水口杨家洲以后,又经洪武二年至永乐二年百余年几次迁徒,江西丰城罗田李氏各支系在湖南各地继续繁荣发展。

  曹王李氏参考:
  豫章罗田谱记载:李暕的三世孙李枢李枢生四子:德兴、德义、德广、德仁;李德义生一子:涉安;李涉安(德义之子),生一子:思立;李思立(涉安之子,字富春),生四子:福、寿、宁、康;李福生李贵;李贵生李竦,李竦生李瑓;李瑓生李仕珉(李珉);李仕珉生李仲文,李仲文生李安常,李安常有五子:长子若升、次子谦亨、三子倬、四子亨、五子扩,第四子李亨生李贤;李仲文生李亨(福八公);李亨生李献(又叫李贤,君十九郎);李献生三子:应虬、应奇(即应麒,开九龙岭房)、应凤。其迁湖南始祖为致由公,元末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鹅颈大丘大桥李家迁居宝庆武冈龙宫乡三都水口杨家洲。
  据洪山李氏记载:鼻祖崇公,字广仁,唐进士,任荆州刺史,复任洪州刺史,遂居江西丰城广丰乡葛山。六世思立,迁居祁阳。十世鍊公,开冲头、洪山、豪头、邵阳九龙岭、广竹塘、油丝塘等处;琦公开柿塘江、白茅滩、乌塘、本菜塘、桐毛等处。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5 03:28, Processed in 0.063540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