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畅谈族谱文化李氏族谱资料区 › 查看主题

5818

查看

1

回复
返回列表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go

李元祥简介

楼主
发表于 2014-8-1 16:40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李元祥【628年--680年】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

[attach]5346[/attach]

李元祥(628年--680年),男,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他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母杨嫔。初封许王,徙封江王。去世后谥号为“安”,所以通常称他为“江安王”。

李元祥生于贞观二年(628年)。贞观十一年(637年),时年十岁,封“闽越江王”,分派入闽。先入汀,徙状元崎。三十五岁(龙朔二年662年)到永安大湖坑源开基。 631年,封许王。637年,徙封江王、任苏州刺史、受实封八百户。649年、加增实封千户。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金州、鄜州、郑州刺史。性格贪婪、好搜集金宝,贪得无厌。与弟弟滕王李元婴、侄儿蒋王李恽、哥哥虢王李凤以贪欲暴虐闻名,王府官属都不愿做他们的下属,说:“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元祥体态宽大,腰帯相当于十个人的腰围,饭量相当于数人。当时韩王李元嘉、虢王李凤、魏王李泰都体态宽大,但都不及李元祥。李元祥还瞎了一个眼。680年,去世,追赠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谥号安。   现存有“江王祠”,为三明市文物保护单位。元祥之子武阳袭爵为武阳王,武阳王惨遭武后所杀,武阳之子李皎袭封江王。皎之子丛袭封江王,流放于南安落籍。丛卒葬南安德教乡趋庭里,俗称天孙墓,古迹犹存。

有7子,女儿不详待考。   李晫:封永嘉王、复州刺史,犯禽兽行,被处死;   李皎:封武阳王;   李昕:封任国公;   李晧:封义兴郡公;   李炅:封广平郡公;   李晃;封巨鹿郡公;   李暹:生平不详。

《新唐书》列传第四 高祖诸子:江安王元祥,始王许,后徙王,四为州刺史,实封至千户。性庸遴,所至营财产无厌。时滕、蒋、虢三王皆贪暴,得其府官者恶之不愿行,故时语曰:“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元祥魁大,带十围,食兼数人。韩、虢、魏亦鸿伟,然不逮也。薨,赠司徒、并州大都督,陪葬献陵。

  七子,〓为永嘉王,有禽兽行,诛死;皎为武阳王,馀皆爵公,武后时,多及诛。皎子丛,以幼流死岭表,葬南安,人号其冢为“天孙墓”。中宗立,以从子钦嗣王,又以皎封绝,更取弟子继宗嗣,既而以郡王不袭,降澧国公。

04.jpg (8 KB)

04.jpg

TOP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沙发
发表于 2014-8-1 16:41 | 只看该作者
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为周,自为皇帝。她要称帝,首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消灭李唐宗室。所以她起用酷吏大杀李唐宗室子孙,史称“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者,亦流岭南。”

  据永安《李氏族谱》记载: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子李元祥,封江王。李元祥之次子李皎,封武阳郡王。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李皎之子李丛袭封“武阳郡王”。689年,武则天对李姓皇族大肆除籍,黜夺封爵。李丛被黜夺封爵,流放岭南。李丛流放途中在福建南安县落脚。当时永春尚未置县,属于南安县辖,李丛落脚的地方实际是在永春。次年690年,武则天又遣特使将李丛杀害。李丛死后就葬在永春卧龙山。当时人称其墓为“天孙墓”,并在石壁上刻“唐江王孙宣教李公墓道”,其中“江王孙”即说李丛是江王李元祥之孙,“宣教”应为他曾经受封的官职。   李叢(李丛)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李万康、李万寿。李万康避难流落到南安县安定里,被南安县丞收留抚养,天宝十年(751)得以恢复皇家族人身份,授南安县丞,赠秘书监。李万康生有四子,长子李楚圭在“天宝之乱”时被召募入卫,授漳浦参军,唐肃宗干元二年(759)任廉访五州节度使,因讨寇有功,升云麾大将军。李楚圭亦有四个儿子,长子李尚昊,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授游击将军,守左武尉,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十月,陕西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的五千军队哗变,占领长安,李尚昊从长安避难回福建,不敢回老家南安,便躲避到剑州尤溪皇历村(今永安槐南乡皇历村),与长子李希悦在此定居下来。李尚昊被福建李氏家族尊为自李元祥之后的第六世。

  李氏在福建的历史,从唐代李丛入闽至今,已历1300多年。而自783年李尚昊到永安,到李火德宋末元初迁徙宁化上杭,其间中原一带战事频仍,惨遭蹂躏,远离战火的福建无疑是得天独厚的避居地。在这块土地上,李氏家族休养生息,韬光养晦,人口迅速繁衍,子嗣遍及八闽,逐渐成为大族。其后裔迁居台湾,成为台湾李氏重要的一支。李丛的后人,英俊辈出,当代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香港首富李嘉诚等。

  由于李尚昊定居永安,永安成为世界李氏宗亲总会公认的李氏家族祖地之一,现在永安槐南乡皇历村还有纪念李元祥的“江王祠”。相比之下,李丛落难葬身的永春,却只留下一方“唐江王孙宣教李公墓道”崖刻,芳草萋萋,杂树荫蔽,难觅其它遗迹,显得荒凉可叹。唐朝韦庄《春日》诗曰“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就像是专门为他写的一样。永春人哀念李祖丛身为龙孙,却惨遭流离厄难,在他死后将他祀为“李公圣侯”。在墓道碑附近有一座类似避雨亭的简陋建筑,墙上嵌着一小块青石,便刻着“李公圣侯神位”字样。

[attach]5347[/attach]
李元祥>李皎(次子)>李丛(子) “天孙墓”

唐朝墓道崖刻即在福建永春县桃城镇卧龙村北面的卧龙山上

  卧龙山东南麓,一片平畴,人烟稠密,有两个村庄,东为洛阳村,西为长安村。在远离中原的永春,有两个相邻的村子分别叫做长安、洛阳,难道是偶然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永春人哀念李叢(李丛)身为龙孙,却惨遭流离厄难,在他死后将他祀为“李公圣侯”。长安村有一座“永圣宫”,主祀李公圣侯,门联为:“永人怀宣教;圣恩在岭南。”

05.jpg (62 KB)

05.jpg

TOP

大力广泛收集广西各地姓氏的族谱文化资料,by-www.gzpwh.com |联系我们

GMT+8, 2025-11-5 03:28, Processed in 0.067975 second(s), 12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 X1

© 2001-2010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