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

标题: 泾县茂林镇南容村姓氏渊源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新    时间: 2012-7-23 14:44     标题: 泾县茂林镇南容村姓氏渊源

南  容  李  氏

    南容李姓历史渊源十分悠久,相传其祖先为咎繇(皋陶)氏。公元前约2 1世纪末至2 1世纪初,舜之理官,子孙以理为姓,传至商末。裔孙理利贞逃难至亳州之野,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全生,故易“理”为“李”o又传,成周上御大失乾,于周定王三年(公元前6 04年)生子耳于李子树下,因改理为李。李耳后裔一一支居赵郡(今河北赵县一带);一支居陇西(宁夏南部陇山之西)o陇西李氏四十一世(自李耳算起)泰,即魏王。唐太宗李世民第四子之七代孙李伯陵,于唐大中八年(公元8 5 4)举家南下,遍历宣歙二州,经四次迁移而居太平县弦歌乡田段里,亦即今黄山市龙门。由宣州观察使升任仆射之宰相)的孔温业,因江南李伯陵治家有方,笃伦敦义,七代义居不分家,禀报当朝皇帝宣宗。大中十一年,宣宗敕赐官田一顷,帛1 20疋,免,其租徭,并旌为“义门李氏”o从此李伯陵支下称“义门李氏”o其后裔支分繁衍’遍及皖南三府八县。二十五世(自李伯陵算起)李核(官宿松县主簿)于宋末元初由龙门迁泾县竺田(即今陈村镇竹田)复迁永定里庙村(即殷家湾又名庙前村)o李核之子开先生四子。第三子道三隐居乐道,访得南容山水回环,钟灵毓秀,随于元仁宗间由庙村迁南容而居。道三生三子,与长子君灿在南容聚族而居,繁衍至今已近三十代,达670年左右。南容村李氏现有人口1 200余人,占南容乡总人口的七分之一,为南容乡人口最多的姓氏。

溪  里  左  氏

溪里,今之南容左家,居民为左氏。左氏先世得姓后,受封于山东曹州(今荷泽县)的济阳郡(今山东定陶县境)o左氏代出名人,如春秋左邱明;东汉左雄;晋时左思等。晋末左诙(官江洲刺史)从父避乱迁山东青州,不到一年,便南下江西洪州(南昌),复迁泾县太平乡龙门社,诙为龙门左氏始祖。左诙于南朝太建八年(公元5 7 6年)生子匡政,号难当。隋末世乱,民不聊生,左难当率众保障宣歙及江东,全活生灵数百万,被推为宣州总管,掌宣歙二州军事,受猷州刺史,封戴国公’,食邑三千户。后授宣州都督,不久封王。唐王李世民伐高丽时,任左难当为水兵道副大总管。贞观十三年(639)唐王班师后。三月左难当病故,以后历朝皆有加封。左难当后裔彦武(进士出身)自龙门迁泾县水西。宋末盗贼四起,社会不安,县城居民纷纷避兵外逃。彦武长孙泰成后裔有一支逃到永定都溪里(今南容下左),幸免于难。元初,社会逐渐安定后,左氏陆续返回县城,仍以溪里为故里。左氏三十三世后裔左景,明代天顺元年卒于官,由螟子左启源扶柩归溪里。为溪里左氏之始祖。左启源,字仲元,生二子名佳、现,聚居溪里,繁衍至今已二十多代,达5 40年左右,现有居民40余户,200余人口。

田  湖  里  章  氏

南容田湖里,今之凌阳章家,为章姓村民。其渊源久远,早在秦汉时期,章氏先祖由吴兴(即福建浦城)迁往河南。后裔章岩于晋永嘉间出守福建泉州府,便携家定居在泉州府南安县。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因战乱再迁福建武宁(即浦城).唐康州(今属广东)刺史章及由武宁迁建宁府(今福建建瓯县),以后复迁浦城县。章及之孙章仔钧,官高州刺史检校太傅,其夫人练氏有厚德。南唐兵代建州,练氏以义救活全城生灵,世称“全城章”o练夫人被封为渤海郡君,宋追封为越国夫人。以后子孙分居各地,遍及东南诸省,皆称“全城章”.

章仔钧有子十五女五孙六十八,其中多人为南唐高官。其第五子所生之第四孙章文谷为南唐状元,居官至宋初。其第四子之曾孙得象,北宋仁宗朝居相八年。第六子之五孙章文碣,宋初开宝间以定宛陵保徽婺之军功,封银青光禄大夫、殿前监察御史兼国子监祭酒上柱国。

章氏子孙世沿,一支后裔由福建浦城迁居徽郡歙州。有一分支迁泾县漆林,(即今花林章村)o漆林章氏由后裔章恺于明弘治九年(1496)由漆林迁今之南容田湖里,迄今达五百余年,又有漆林另一支章氏后裔于清初迁入南容,与先来章氏居民合居田湖里。现今南容章家村民组的章姓居民共二十余户,一百多入口。

德  云  山  杨  氏

南容去茂林的公路出口处的小山坡,名德云山,山东麓有一小村,名杨家,居住着杨姓居民。

史称杨氏之祖尚父乃周宣王的小儿子,周幽王时被封于杨,即今之山西省洪洞县。以地为姓,号杨侯,成为姬姓侯国,故杨姓出自姬姓。后来年代久远,人口大增,杨氏后裔遍布山西临近诸省及江西省。杨氏后代自称为“关西世家”.即指先祖在山西。

据现存杨氏宗谱手抄本载,有南容杨氏第五至十七世,计二十二位祖宗世系。自明末杨氏第五世杨科沅生子彬祥,据此推德云山杨氏始祖是在明天顺至成化间,迄今5 00多年,现有后裔2 7户,1 00多居民。

茗  坑  胡  氏

茗坑胡氏现有2 0多人。其始祖胡廷利,乃本县外西阳金沙胡氏后裔。在外西阳胡氏宗谱中胡廷利排为十六世,约于清雍正年间迁来茗坑,迄今2 80年左右,繁衍十三代。

东  坑  吴  氏

东坑吴氏原居水竹坑先岭头。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南容一带曾是太平军与地方封建武装多次交战地。先岭地处深山僻壤,难以安居,遂分迁濂长的外潭,高湖的下湖田,茂林的西洪七园坦和南容的东坑口,迄今1 30年左右。上述四地吴氏共建吴氏支祠于七园坦。现东坑吴氏尚有居民数户、l0余人。




欢迎光临 广西族谱文化网gzpwh.com (http://www.gzpwh.com/) Powered by Discuz! X1